-
摘要:跨年记忆★吃一顿火锅回望一年来,那些或喜悦或烦扰的情绪尽在汤中,锅开后,细小的气泡仿佛载着对新一年的祝愿,争相从锅底升腾起来。越长大,我就越发现音乐也可以是记忆的载体,熟悉的旋律很轻易就能撬开脑海里的月光宝盒,让我瞬间回到过去。当耳机里陈慧娴的《千千阕歌》再响起时,我在无人的夜路中看向上空,头顶仿佛还是那轮与室友在大四跨年夜见过的明月。我不由得哼唱起来:“来日纵使千千阕歌,飘于远方我路上,来日纵使千千晚星,亮过今晚月亮,都比不起这宵美丽……”
-
-
摘要:王大厨是个蹩脚的理发师,但我每个月都会准时去他的理发店剪头发。他总是问我为什么剪头发这么勤。我想了想说,春天的时候头发长得太快了,一定要经常理一理,不然会遮住耳朵,被教导主任抓去。我觉得王大厨给我理的头发十分难看,但是我没说出口。理由是:王大厨的理发店除了我,很少有人光顾。“现在的理发师都是发型和穿着都很潮的年轻小伙子,像你这样的老人家就应该拿着你的锅铲做点好吃的。”我曾经无数次这样告诉王大厨,而他不思悔改,依然会围着他的黑色半身围裙,挺着一个圆滚滚的肚子,一边哼着老掉牙的小曲一边给我理发……
-
摘要:我当老师,最怕学生除了“学业”之外,对一切都不关心。所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未必是褒扬,因为圣贤未必不关注人间,未必不关注民生,否则何以为圣贤?“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同学们都会说,能不能做得到,能做到什么程度,差异则比较大。同在一个班,有同学专注学习的同时,也不忘社会,不忘世界。
-
摘要: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自古以来吟咏屈原的诗人很多,有关屈原的诗篇更是不计其数。那么,屈原究竟有什么魔力,让这些文人骚客念念不忘呢?要想知道答案,我们还得从屈原这个人讲起。懂屈原很难说是一件幸事。在年纪很小的时候,我就听说过他的名字,知道他的才华与怀才不遇,知道他一心救国最后却自沉汩罗江。可惜那时候年纪太小,我并不能完全理解他的行为,疑惑为何他要选择那样的结局,而不是抗争到底。
-
-
摘要:世间许多人都是如此,微小又倔强地发着光。我注意到她,是因为她的画很特别。我叫她“小熊”。很巧,新学期我们成了同桌。我们都喜欢画画,不同的是,我除了画画还有很多兴趣爱好,而她似乎只痴迷于此。小学的我们没有太多烦恼,那时天空是五颜六色的,下课后走廊里到处都是疯闹追逐的学生。她长长的羊角辫划出一道道弧线,红裙上是纯白的圆点,阳光从窗外照进来,刚好照亮了她一半的桌子。夏季的阳光总是那么热烈,炙烤得连木桌都发烫,一颗颗年轻而滚烫的心也在童年的记忆里发光。
-
摘要:《一程山路》的前奏缓缓响起,这旋律如柔风拂过心灵,激起我内心深处的情感。“青石板留着谁的梦啊,一场秋雨又落一地花”,歌词轻拂耳畔,瞬间勾勒出一幅秋雨绵绵、花落满径的画。歌词以一句询问开头,轻巧地撩动了我的心弦,引人深思。那青石板上承载的,究竟是谁的梦?这梦,是作者的,是我的,还是你的呢?简洁的旋律之下,使得每一块青石板都泛起了时光的涟漪。
-
摘要:我对自己十五岁时穿过什么样的鞋完全没有印象了,但好朋友的鞋我一直记得。我有两个好朋友。我竟然有两个好朋友,这是多么出人意料的事情。我们三个是怎么成为朋友的,我已经忘了,反正是非常自然、理所应当地成了朋友。我曾困惑,我的两个朋友那么漂亮,而我简直就是一只丑小鸭,她们怎么会跟我交朋友?我想不通这个问题。除了对自己的外貌不自信外,我对自己其他方面也不自信。如果她们能告诉我为什么和我做朋友,我可能会更踏实些,但她们没说过。
-

互知学术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