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李茹把寒假里的照片快印出来拿回教室时,晚自习就快要开始了。吴霁月坐在邻座写物理作业,发现她回来了,手指灵巧地转了下笔,问:“今天吃饭怎么这么久?”她其实不是李茹的同桌。理科班女生要少一些,都是男女搭着坐,但吴霁月总能说动李茹的同桌跟自己换座位。李茹见惯不怪地坐下来,把手里一沓照片递给她看,笑呵呵道:“打印照片去了,我妈买了影集。”吴霁月轻轻点头,翻着照片看——茫茫沙丘上,李茹穿着赤红的毛呢裙,短发在风中扬起,有些乱,但衬得笑容格外灿烂。
-
摘要:有些遇见是毫不讲理的。楚晴刚好在角落里揉着眼睛抬起头来,偏偏他不打招呼就闯进了眼睛。恰逢那时掌声如潮,窗外绿枝稀疏,漏了些破碎的日光进来。他穿了件校服白衬衫,一半脸庞被蒙上了柔光,在讲台上站成一棵白杨。楚晴愣在原地,一颗心猛地被击中。此前,她沉迷小说,并不关心身边来来往往的同学,那晚,她几乎整夜没睡,翻遍先前看过的小说,笃定他就是从小说走出来的白衣少年,完全符合她的青春期幻想。
-
摘要:窗外,大雪纷飞,天地洁白。窗内,炉火正旺,烈焰升腾。一对久别重逢的至交好友,围炉夜谈,豪情满怀。只见那位一身素衣、颚下短髯、年龄偏大者,痛饮几杯后,起身离座,从墙上拔出宝剑,身随剑气而走,边舞边慷慨歌曰:剑气如虹兮冠长缨,龙困浅滩兮徒悲鸣。座中年少者已泪眼婆娑,抚掌而和:山河破碎兮人北望,何时凯歌兮捣黄龙。不错,舞剑者正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座中年少者正是南宋抗金名将陈亮。此时的辛弃疾,已年近天命,且有病在身。陈亮千里来访,两人共谋抗金大计,怎不叫视抗金为一生之事业而壮志难酬的辛弃疾热血沸腾、豪情满怀?
-
摘要: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谓。春秋时期,礼成为贵族文化的首要标志,它如同空气无所不在。衣食住行需要依礼,言谈举止需要遵礼,就连征伐打仗都要做到彬彬有礼。打仗,可以失败,但不可以失君子风度。守诚信,不相诈公元前638年,宋国与楚国因争霸而爆发了战争,双方在泓水(古河流名,故道约在今河南柘城西北)大战。史学家左丘明在《子鱼论战》里是这样描述这个故事的:
-
摘要:参观博物馆,看到了一只陪葬的汉代玉蝉。蝉头大眼,身翼窄小成细长倒梯形,头部中央有孔,用来穿绳。玉蝉表面,琢磨得平整洁净,线条异常挺秀,刀法简练,粗犷有力。这只玉蝉,是葬玉中的口琀。古人以蝉的羽化喻人能重生,将玉蝉放于死者口中称作含蝉,寓指精神不死,再生复活。
-
-
-

互知学术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