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线投稿
在线选题
学者主页
学术机构
互知阅读
学术动态
开通VIP
登陆
浏览历史>
收藏>
个人中心>
全部
期刊
文献
标题
作者
单位
摘要
关键词
栏目
基金
文献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包含全部检索词
包含精确检索词
包含至少一个检索词
作者
出版物
期刊
文献
发表时间
-
福建师范大学
文献量:310
下载量:0
被引数:2
所在地区:福建福州
所属分类:师范类
联系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上三路8号
官方网址:
www.fjnu.edu.cn
简介:
福建师范大学坐落于素有“海滨邹鲁”之誉的历史文化名城福州,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斐然的百年省属高等学府。学校肇始于1907年清朝帝师陈宝琛先生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后由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建协和大学、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等单位几经调整合并,于1953年成立福建师范学院,1972年易名为福建师范大学并沿用至今。2012年,教育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被确定为福建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2018年被确定为福建省全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文献统计: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151 “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探究
作者:
林华娟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福清德旺中学
期刊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24年27期
43-45 ,共3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初中历史教学容易走入教师明确重点知识,学生进行背诵掌握的误区。这种教育模式固然会让学生在历史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伴随着这种教育模式,许多教师为学生制定了“题海战术”的学习模式,会一股脑地布置大量的习题与试卷作业。“双减”政策明确提出反对给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而“题海战术”的学习模式显然违背了“双减”政策的要求。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152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全球历史书写的意义
作者:
周思怡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
期刊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24年27期
8-11 ,共4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形势变化的不适应、不对称前所未有,恐怖主义、金融危机等不确定的因素使历史发展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当人类文明面临新的抉择之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人类重大问题,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成为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1]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153 公益广告助推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的耦合点、助力点及主攻点
作者:
谷春蕊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期刊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24年23期
7-11 ,共5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兴则国兴,青少年是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论述,为如何培育青少年理想信念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今日之少年亦为明日之青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风雨兼程凝聚而成的百年奋斗历史,是涵养青少年崇高理想信念的最佳精神食粮。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154 高中历史与地理跨学科主题作业设计与实施——以“从武夷红茶看走向整体的世界”作业为例
作者:
林雨晴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
期刊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24年14期
57-59 ,共3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在“双减”与“新高考”背景叠加下,高中阶段的历史作业正尝试着从理念、内容、过程、评价反馈等方面做出改革,向着减负增效方向努力。而跨学科主题作业将不同学科的内容有机整合,帮助学生在学习内容与解决问题技能方法之间建立联系,是实现作业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并且,“历史事件是在特定地理环境背景下发生的特殊事件,地理环境是在历史动态发展过程中形成的”[1],史地融合具有天然的优势。挖掘学生身边“南平武夷红茶”跨学科融合课程资源,正是顺应作业改革要求。南平茶叶种植历史悠久,武夷红茶在大航海时代传入欧洲,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155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红色文化教育中的运用
作者:
孙巧真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期刊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24年05期
77-80 ,共4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先进文化,蕴含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凝聚青年的精神源泉、激励青年的精神动力。推动构建富有成效的红色文化教育体系,既是发挥红色文化培根铸魂作用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本质要求。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引入红色文化教育体系构建中,将有利于开创更高质量的红色文化教育局面。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156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重要人物剖析——基于保尔·拉法格的历史实践
作者:
陈倩倩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期刊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24年02期
77-80 ,共4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保尔·拉法格是不可忽视的存在。与同时代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先进分子奥格斯特·倍倍尔和卡尔·李卜克内西相较而言,保尔·拉法格积极投身于国际共产主义工人运动,其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活动丰富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在革命派与机会主义派斗争激化时,他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继续为国际无产阶级伟大事业做贡献。1864年,保尔·拉法格加入第一国际巴黎支部。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157 林则徐的爱国主义思想及青年学生的实践指向
作者:
张欣入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期刊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24年02期
6-10 ,共5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1]。林则徐自少年立志报国,终其一生都在探索兴国之道,是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政治家、思想家,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者。林则徐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设立译馆组织编译《各国律例》和《四洲志》,林则徐依据国际法要求英国代表交出行凶者并予以惩办;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158 化学地理融合课堂的构建——以“人类能源发展史”教学为例
作者:
徐瑞
陈燕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
期刊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24年14期
37-41 ,共5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以“人类能源发展史”教学为例,采用问题驱动式教学策略,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分析材料,循序渐进地学习化学学科知识,体会化学对促进社会发展发挥的重大作用。同时融入地理学科知识,引导学生站在国家安全的高度看待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实现由学科知识到社会责任的视角转变。
关键词:
跨学科教学;国家安全;能源;环境;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159 “探秘沙尘中的化学物质”项目式教学
作者:
林艺娟
黄紫洋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
期刊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24年11期
26-28 ,共3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通过有效的复习教学,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立足于真实情境,以学生的认知为支点,组织有效的问题链,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证据推理、社会责任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深度学习;项目式教学;核心素养;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160 指向五育融合的“燃烧和灭火”教学
作者:
刘梦婧
杨发福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
期刊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24年08期
21-24 ,共4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大概念与五育融合相结合的教学能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大概念与五育融合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以“燃烧和灭火”为例,提出“从整体到局部,明确核心目标”“基于探究整合,促进概念转化”“注重原理学习,形成意义理解”“学会迁移应用,彰显学科价值”的教学策略,旨在增加初三学生理解知识的深度,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充分彰显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
大概念;五育融合;教学策略;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
1
2
...
13
14
15
16
17
»
导出/参考文献 (
0
)
点击复制
PDF在线阅读
价格:
0.00
元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支付
同领域学术机构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文献量:0
天水师范学院
文献量:5
西北师范大学
文献量:91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文献量:8
渭南师范学院
文献量:11
陕西师范大学
文献量:297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文献量:1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文献量:2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文献量:0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文献量:2
同地区学术机构
福州第一中学
文献量:10
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
文献量:42
福州墨尔本理工职业学院
文献量:0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文献量:14
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文献量:0
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文献量:3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文献量:22
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文献量:1
福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文献量:0
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
文献量:0
关于我们
版权公告
客服中心
在线咨询
用户建议
PDF在线工具
Copyright © 2021-2025 全科互知 |
赣ICP备2021006197号-4
|
新出网证(赣)字20417号
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372号
|
赣B2-20210313
| 技术支持:
道然科技
互知学术
全科互知
服务热线
400-181-3113
在线咨询
点击立即咨询客服
刊社入口
点击前往刊社入口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