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献库
教研活动
电子刊
电子书
开通VIP
登录
全部
全部
期刊
图书
文章
搜索
热门搜索:
中学生数理化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英语沙龙
科学咨询
真情
人生与伴侣
西部散文选刊
首页
>
文学小说
> 西部散文选刊(2022年09期)
收藏
分享到:
西部散文选刊(2022年09期)
电子刊
本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青海省诗歌学会、西北信息报社主办,国际刊号ISSN1674-5213,国内刊号CN63-1067/I,邮发代号52-15。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优秀期刊。
电子售价:
¥
12.00
原价:¥
20.00
主
管
单
位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
办
单
位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
国内刊号:CN11-4461/I
国际刊号:ISSN1009-5071
所
属
分
类
:
文学小说
原貌阅读
立即购买
畅销排行榜
1.人生与伴侣
2024年01期
2. 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
2023年H1期
3. 中学生数理化(高考数学)
2023年H1期
4. 中学生数理化(高二数学)
2023年H1期
5. 中学生数理化(高一数学)
2023年H1期
6.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3年09期
7. 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
2022年08期
8. 爱情婚姻家庭·上旬
2020年01期
9.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1年04期
10. 爱情婚姻家庭
2022年01期
目录
往期回顾
《神州·西部散文选刊》创刊十五周年贺词选登
暂无简介
大家丨 人与城
这一年,我16岁,高中生了。
好像天生有颗向往远方的心,去过的最远之地,却不过是距家十里八里的几个公社(后来的乡镇)驻地。
在沂南县辛集公社刘家庄,抬头就见山,低头就见水。我可不稀罕这些。我常沿着沂河滩走啊走,有时往上游走半天,有时往下游走半天,目光总是在沂河下一个拐弯处茫然坠落。
大家丨 西北望长安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我童年时代就读过辛稼轩的词,对他那种“栏杆拍遍”,扼腕长叹的悲愤,怎么也激发不出历史的感悟,还责怪一个南宋的臣子管人家大唐的国都长安做什么?后来才渐渐理解了这位“挥手起风雷,落笔著华章”的一代将军词人站在赣州郁孤台上,望着早已沦陷的故都汴京,山河破碎,壮志难酬,怎能不感叹唏嘘啊!而今在金钱喧哗、商海乱舟的年代,想静下心来,发点历史之幽情也是困难的。
大家丨 美人鱼和白崖
去丹麦的前一天,我在荷兰的古城代尔夫特散步。这是一个小小的市镇,在欧洲却很有名,因为这里是画家维米尔的故乡。维米尔生活的时代是十七世纪,他一生居住在这里,从未远足。但他却成为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三百多年前的教堂,依然屹立在古城的中央,教堂的钟楼高耸云天,钟声响起时,全城都回荡着优美而又古意盎然的金属之音。钟声在古城上空久久飘漾,如晶莹的金属之雨,洒落在每一条小巷,飘入每一扇窗户,仿佛要把人拽回到遥远的古代。
大家丨 漫笔秦岭(外二篇)
脚走过了,眼走过了,就有了笔的冲动,也来走了呢。
那样走来,竟然走了四年多的时间,这才走遍了秦岭七十二峪,有了七十二幅水墨,七十二首古风。我要说了,不是骄傲,而是心虚,还有点忐忑与不安,因为古风是我写来的,我善于泼墨的一位的朋友,识得我的古风,依着我古风的意蕴,泼墨那许多山水画。我必须承认,朋友画作的技法是传统的,点有点的神韵,线有线的飘逸,兼而浓、淡、干、湿,还有深浅不同的变化,极尽可能地表现着秦岭的每一道峪口,各姿各雅,各具风貌。我俩君子了一回,画作换诗作,他得到了我七十二幅墨书的古风,我得到了他七十二幅的墨韵。
大家丨 雪豹入村记
雪线上雪藏时久,雪豹要下山一趟。
“雪藏”一词,契合着雪域物质界视域之所见——对面达坂山,率先发现端倪:一头雪豹,起初沿峭壁陡坡走走停停踅摸而下,之后便没了踪影。山底外多河汊,沙柳黑刺灌木丛丛,偶见那一条花尾巴尖儿,没错就是它。绣服锦衣,晓行昼伏,达坂山,惊呆了。
大家丨 剩女生出女皇帝
每次乘飞机,起飞或降落时,眼底总是滑翔翻转着一顶硕大的矩形草帽。草帽四周全是整洁的村庄与现代化的楼群,心里纳闷,如此金贵地段,何以没有大开发?不过大开发三个字,我如今是懒得听的,因为有的开发好了,有的开发糟了。
高洪波散文小辑丨 从理发说起
理发和洗澡,几乎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陪伴,不离不弃,如影随形。
婴儿时节的洗澡是必须的,否则没有那句“连婴儿和洗澡水一起泼掉”的名言。
婴儿时节理发也是必须的,不但必须,而且有几分庄严和神圣。因为婴儿的头发另有一名:胎毛。剪下胎毛制一管毛笔,是当下许多父母为新生儿女备下的第一份人生礼物。
高洪波散文小辑丨 电影往事
我的老东家《中国作家》开辟了一个栏目,让作家们侃电影,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说到电影,话题多多。因为我从小最爱看的就是电影,草原故乡小城的电影院,几乎是我童年的快乐天堂。还有母亲唯一订阅的杂志是《大众电影》,由于这本刊物丰富了我们家庭业余生活,被翻得起了毛边,所以我对五六十年代的电影明星了如指掌。尤其是二十二个明星,当年他们的大照片贴在每个城市的电影院里,那远比现在的明星派头大、风头足,形象也更令人羡艳不止。
高洪波散文小辑丨 感悟读友
首先我要声明,我不是为一本少儿刊物做广告,尽管这本刊物的名字就叫《读友》。我的题目中的“读友”,简而言之就是爱读书、会读书的朋友。作为一个以写作为职业的文化人,读书是一种本能,也是一份必须的生存策略,不可能想象一个不爱读书、厌恶阅读的人会成为一个作家,因此读友是一个作家群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生命中拥有几个读友,应该是一种精神聚餐中的快意人生的事。
高洪波散文小辑丨 梨子的滋味
在中国的文化符号中,有几种水果赫赫有名,比如说桃子,“二桃杀三士”的典故至今还在警醒着很多心胸狭隘的国人;还有梨子,孔融让梨,这是我们小时候听到最多的一个关于兄弟之间谦让的故事;和让梨的孔融生活在同时代的人是权谋大师曹操,他把“望梅止渴”的梅子挂在了中国文化史的水果排行榜上,同时又用“青梅煮酒”的典故论证英雄的真伪。
高洪波散文小辑丨 哑巴豆
玉米花是一种美味的童年食品。记得儿时最喜欢追着走街串巷的爆米花的匠人,他们肩扛一个炮弹似的工具,支起来后点上火,将一把黄豆或者玉米豆放进去,他摇动着这个爆桶,时间差不多的时候,“砰”的一声,他扭开了开关,里面的黄豆熟了,又香又脆,玉米豆变成了玉米花,雪白喷香,这一切都像一个魔法师的匠心操作。
实力丨 沂湘鸣莺
紫荆绽放,黄莺啼鸣。
辛丑深秋的一个下午,故乡莲花山左的沂湘庐迎来了三位尊贵的客人。他们是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中国文联副主席郭运德,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潘宪立。陪同北京客人到来的还有县宣传部、文联、作协的领导同志。画家杜永感叹说,真是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呀。我解释说,这与穷富无关,我在广州的家时建功老师就曾说过到羊城一聚,只是因为疫情没能成行罢了。当得知我退休后每年都回山东老家小住一段时间后,便从北京过来了。杜永说,我说的穷富是指朋友之间交情的厚与薄,看来你们的交情非同一般呀。
实力丨 以书入画——记著名大写意花鸟大家潘锡林
盛夏的一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邀请万大哥、潘锡林老师到顺义董各庄一位姓刘朋友的自家庄园钓鱼,庄园有一百多亩地。按照约好的时间,我们到了庄园,首先一进庄园,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茵茵的草地。草地上摆着各种卡通稻草人,有大头儿子、哆啦A梦、奥特曼……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最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大片美不胜收的荷塘,只见荷塘里的荷花竞相开放,有的骄红、有的淡粉;有的开得正艳、有的含苞待放,仿佛无数个艳丽的小姑娘在绿毯上跳舞。河面上的一片片荷叶,好似一把把大伞舒展着。荷叶上滑动着无数颗露珠,像一颗颗调皮的小星星,忽而悠然自得地打滚、忽而一眨眼猛然向水中一跳,顿时水面上泛起一圈圈鱼鳞般的波纹。
实力丨 五连寨子里的童年
盛夏七月,我随伊金霍洛旗文艺创作釆风团下乡釆风,又一次路遇我童年的故乡——札萨克镇台格庙五连寨子。车窗外的世界,泛起层层叠叠的光影,隐隐约约地涌动那些若有若无的画面,心依稀被温暖过,曾经也似乎快乐过。目光悠然,追问天边的绿野……
八仙桌晚餐丨 人间最忆是清苦
倘若人间还有值得回忆的事情,那一定是如天上白灿灿的云朵一样的豆腐,以及那些做豆腐的时日了。
豆腐清香淡苦,做豆腐的人生活自然过得清苦。当然,做豆腐的人更是没有时间一说的。那个年代庄稼人都穷,豆腐便宜又口感好,什么时候哪家庄稼人办个啥事要用豆腐,做豆腐的人自然得赶紧拾掇起来。
八仙桌晚餐丨 阿爸的村庄
我有必要记述这样的一个小村庄,这小村像是一株高山的杜鹃,在我经过许多人生的四季后,悄悄地萌生在我的心里。粉的,白的花瓣在风雪里展开笑颜。因为那也是我的阿爸一生都在思念的地方,同样扎根在我心灵的一处圣洁的地方。流浪的日子一抹绛红总会在我的记忆里出现,唐龙寺的法号声声在我的心头。不是我在那里生存过,而是我的阿爸在那里曾种下过对未来世界的一切希望。在小村我极力捕捉阿爸的影子,那是一位小小少年,追逐幸福的身影。
八仙桌晚餐丨 耕牛时代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亲身感受过耕牛时代的生活。如今我回老家,能看到牛,却成了稀罕事,更别说看到耕牛了。虽然我们农村早已步入农业机械化时代,农民坐在自家地头就能颗粒归仓,可我依旧怀念那个给我带来美好记忆的耕牛时代。
八仙桌晚餐丨 让岁月留下“脚印”(外一篇)
学生时代就特别喜欢这首校园歌曲《脚印》,喜欢里面的歌词:“洁白的雪花飞满天.白雪覆盖着我的校园。漫步走在这小路上,留下脚印一串串,有的直,有的弯,有的深呀有的浅。朋友啊想想看,道路该怎样走,洁白如雪的大地上,该怎样留下脚印一串串……”岁月无情,弹指间,就流走了许多美好的时光。
八仙桌晚餐丨 湿地风情
朋友们都说,夏秋之交最是湿地物丰景美的时节。一个天高云薄,秋风送爽的清晨,我邀约了几个好友满怀期待奔赴心仪已久的长荡湖湿地,一睹那里的野趣风情。
在湖头桥下了车,我满腹狐疑:眼前除了满载秋禾的田野,一条喧嚣的公路横卧于酒家门前,便是酒家西侧一片密密匝匝的芦苇,如同一道绿色的屏障,围着一泓狭长的碧水。船在哪里?湖在何方?
天马星座丨 二哥是座山
我家窗前,往北远眺,是八公山。我常注目,好像天生与山有缘。
我再注目八公山,是二哥端坐那里,高大巍峨。他慈眉善目,温和地与我相视。
我默默地对端坐着的二哥说,二哥啊,你就是我心中的山。我打小,你就亲切地关心我,先是我的学业,再是为我遮风挡雨。
天马星座丨 九黎城与钓鱼城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一直以华夏文明名冠四海扬名天下。我们也深以自己是炎黄子孙、黎民百姓而自豪。炎帝黄帝蚩尤均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我们现在的炎黄子孙与黎民百姓一说即源于此。传说中的蚩尤是古代九黎九九八十一部落的首领,是农耕兵器的发明者,被后人尊为“战神”,还是中国古法律的制订者第一人。当时其部落实力远胜于炎黄,但后来被炎黄打败。后来的历史大多以突出记录和叙述炎帝黄帝的事迹和功德,因而蚩尤的光辉几乎被湮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和历史文献中。个人以为,我们应该还蚩尤和蚩尤城一个大写,给他们以应有的历史地位。
天马星座丨 我的军人情结
我出生在湖北省鄂州黄冈地区的革命老区,这里素有大别山之称的将军县——麻城。那里是我们党革命的起义地点其中之一。著名的“黄麻起义”就在此地,素有“将军县”“红军之乡”之称。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十三军诞生的摇篮(注:原十三集团军是全军中最擅长山地、高原、热带丛林作战的甲类集团军,有山中猛虎之称。)!红四方面军和红20军团的发源地。这里曾经出过44个将军,而红军中每十个人就有一个是麻城人。这里有着浓厚的参军热情,还有赤胆忠心的爱国情怀,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共和国的很多开国功臣来自于这片热土。
天马星座丨 夜饭花(外一篇)
仲秋时节,傍晚从厂边花坛经过,看见层层叠叠的夜饭花竞相开放。它是从夏天的黄昏款款走来的,似乎有个约定,每到夕阳挂在西天的时候,一朵朵喇叭似的小花就张开了,鲜如少女的唇。从夏到秋,不知疲倦,不曾停歇过,仿佛上晚班的人赶往工厂一样。
天马星座丨 站在尾矿坝
从攀枝花市东区阿署达花舞人间景区往山下的山坳间望去,你就会看到山脚下有一片水域。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十分迷人。远远望去,似一片波光粼粼的“黑湖”,不知道情况的人们以为是一座大型湖泊,其实这是一座尾矿坝。这便是攀枝花人都熟悉的马家田尾矿库。
天马星座丨 脚踏现实之路
人生大戏开启之初。
一个外形弱小心中立着巨人的少年。
站在国家、省、市地图上找不到位置的某一座山岭上,抬头仰望星空,低头凝视苍茫,壮志凌云,豪情万丈。
旷野高歌丨 黑蝴蝶飘飘
一头长长的乌黑发亮的头发,用一只同样颜色的蝴蝶结扎成马尾巴,松松垮垮自然地垂于脑后,一袭黑色的丝质连衣裙恰到好处地穿在身上,人长得自然漂亮,谁见了都会不由自主地多看上几眼。以至于这么多年过去了,每每想起那过往岁月,那帮同属于“青葱”年华的战士们,一旦看到那黑衣女子,便口口相传:“黑蝴蝶”来了。大家便忍不住看向正款款走来的“她”:白皙的脸庞上呼扇着一双大而有神的眼睛。“黑蝴蝶”无疑是那帮战士们给那位黑衣女子起的美丽的称谓。
旷野高歌丨 童年的回忆
童年是一首歌,带着欢乐的音符;童年是一首诗,蕴含着清新的味道;童年是一曲戏,哀怨婉转里诉说着自己的需求……我的童年,回忆起来,满是趣味悠长!
旷野高歌丨 一场雪种下的因果(组章)
大唐塔的威严,被调皮的雪花挑衅,她们为他披上白色的战袍。塔的面部表情依然肃穆,只是骨子里流淌进来的善意,让他不得不暗暗放下冰山。一群孩子的欢乐,正在无声无息传递着天空深情的告白。
旷野高歌丨 漂洋过海长鼓舞
虎马岭村的芦笙长鼓舞的演员们都知道,村中的舞者有在60年代上过北京为中央首长演出,还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旷野高歌丨 岁月如歌读书香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家孩子,生活在广袤无垠的淮北大平原,而我的家乡就位于这块富饶美丽平原的一角——千里淮河支流濛河和谷河交汇处的四里湖畔。据爷爷讲,我家是从外地迁来的,在那个还受乡村宗族势力影响的年代里不时的会受到当地村人的歧视,可自从父亲上学读书当上村里的教师后我家的状况就得到了改观。
旷野高歌丨 天上人间的倾情
没了世俗,忠于韶华,看花开花落,流进年华。当岁月精心雕琢一件璞玉的时候,她必定成为人间至真至纯的惊世之作,即便是在无月的夜晚,其亦能熠熠生辉。
旷野高歌丨 陪护
星期五晚上我来到苏大附一院,替换大姐来陪护母亲。这个星期三的下午母亲做了胃切除手术。新年开春后让我无比焦虑和抑郁,就是母亲被查出喷门癌。这对我们一大家子来说都很难接受的意外,一向身体硬朗的母亲,在父亲走了两个月后,竟患上了和父亲同一种毛病,而且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年前因小肺炎住院,在医生建议下做了全身CT,才查出胃部的问题!
时光拾穗丨 走进彩云之南
在丽江,为了看玉龙雪山,天不亮我们就起了床。大巴车在高速路上行驶,天公不作美,阴沉着脸,有随时下雨的意思。然而,看雪山需要晴天才会看到雪山顶真面目。随着海拔的不断上升,气温越来越低,赶到雪山脚下,我穿起随身携带的长袖衫,其他人也都换装或租起了棉衣。
时光拾穗丨 长在树缝里的爬山虎
每天从省委党校西食堂吃过饭,回来的路上,由早到晚一日三餐,都能看到这株爬山虎。我留意观察它,已经一个多月了。
时光拾穗丨 扫叶楼前赏明月
四十年前的一个中秋,我和父亲经过两天一宿的跋涉,终于在省城西部清凉山公园内一处老屋落了脚。
夜幕降临,办完手续,一位老者磕磕绊绊地把我们领进了一间不足15平米的小屋。小屋里除了两张单人床和一张二屉桌外,一无所有。斑驳陆离的墙体和黑乎乎的屋顶,在罩子灯微弱火苗的照耀下,更显古朴和苍老。
时光拾穗丨 粽香飘
龙儿又送来一大包粽子,他去年送的粽子,还没吃完(其实是舍不得吃呢),还有几个粽子安安静静地躺在冰箱里度过了一年的光景。早上拿出来,老公问:“还能吃吗?”看了看日期,在保质期内,应该没问题!此时心里想的是:就算过期了,只要不发霉,也要吃!啥心态?这可不是几个粽子的事,我念着的是龙儿对我们老两口的这份情,这份孝!
时光拾穗丨 安阳,一个日落中的古城
不知何时起,提起故乡,已经变得有些哽咽。是离乡太久?还是离娘太远,反是常常于夜间难眠。家,好像真的是人心底的一片温存,是一捧黄澄澄的土,是无论离家多远的一份牵挂。安阳,我的家乡。
时光拾穗丨 沧浪·秋思
如果时光倒流……
沧浪亭中的那一眼泉中,水又流回那条环绕着沧浪亭园的河中,又流回那条古老的护城河中。历史的车轮也似流水一般,倒着旋转,回到了那时宋朝的时光。
高宝军散文评论丨 向着光明的一面生长——审美伦理视域中高宝军《半亩闲田》藏地书写的价值审视
摘要:为援藏干部和文学写作者的双重身份所内在规约,在游子与主人、自然与精神、概叙和细描等复杂关系中,高宝军的藏地书写在写作身份的确立和写作内容及其写作方式的选择上显现出了多重而又整体的平衡特征。这种平衡使其与时下一般的藏地书写表现出了不同的审美特色和价值内涵,不仅深度契合了言说对象的客观特征和作者自我的身份自觉,而且也突出体现了内含于文字表现的美善与共的价值建构原则,从而使一己的审美追求和时代所需的精神正能量得以结合,示范了对于藏地进行阳光书写的某种可能。
高宝军散文评论丨 读高宝军散文集《半亩闲田》
或许是与作者有着相似的工作经历,同样是在藏族地区,同样是在基层,所以我对他文字笔下的世界充满了亲切感,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全书六辑70 篇,一篇篇认真读下来,时时被触动,常常被打动。我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归为四点:
高宝军散文评论丨 高原上的苍鹰
《半亩闲田》在这个冬天,迈着轻盈的步履来到我的面前。
这是高宝军先生的又一大作,我着实钦佩他深耕于散文田地的勤劳和奋进,通过这些年的创作,他的散文已是硕果累累,十分喜人。从最初的文化追索类散文集《吴起古城寨堡初考》,到后来的《乡村漫步》《大美陕北》《藏西笔记》,他一路带给我们诸多的欣喜。你或许永远也不明白,一个从政人员在繁复的工作之中,是如何抽出时间进行创作的,我想这些沉甸甸的果实,一定是他挑灯沐夜,一笔一画,一词一句,蘸着疲倦劳苦,创作出来的。这种对文学的痴迷,真是令人赞不绝口。
高宝军散文评论丨 《半亩闲田》:打开散文写作的新路径
“文如其人”说的大抵就是文字流淌出了一个作家的性情。即使未曾谋面,透过文字对作家本人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作家高宝军的《半亩闲田》,就是将自己的童年、生活的经历、所见的山川浓缩在了工作之余的创作中,他称之为闲田。半亩,自然就是工作之外的生活,能称其为半亩,可见对文学之爱,落笔之重之深。
高宝军散文评论丨 寻找最美的风景
每个人的梦想就像心目中的一道风景,为了看一看山那边的景致,许多人不畏艰难险阻去翻越,努力地去追逐那心目中最亮丽的繁华胜景。
初识高宝军先生,是在西部散文学会笔会的一次颁奖仪式上,他是代表西藏自治区政府出席颁奖仪式的,它“如沐春风的轻松”和“阳春飘雪的洒脱”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颁奖仪式上,我收到了他的《藏西笔记》,后来又从朋友那里得到了《半亩闲田》。文如其人,通过和他的接触及阅读他的文章,我对他的“高看不低、低看不高”人生及写作风格很感兴趣,我深深地领悟了一个援藏官员和陕西文人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高宝军散文评论丨 躬耕于半亩闲田
也许是西藏的艰苦激发起更多的责任感,也许援藏的辛劳引发起对田园生活向往之情,也许是眼前景象更需要得到半亩闲田的慰藉吧。所以在全身心为援藏工作付出最大努力的时候,高宝军老师把“半亩闲田”当成了心灵的栖息地,将一幅幅画面串成了美丽的风景线。而我在阅读过散文集《半亩闲田》后,忍不住想起“躬耕”一词。
点击文坛丨 生态散文容量扩充策略漫谈
世界生态文学经典很多都是散文,或者说主要是散文,这是由散文文体的特质决定的。散文比任何一种文学形式与读者之心的距离更近,散文可以更充分地包容和表现自然的属性和美、描述人与自然的关系,长于感悟抒情和解释式描述,能叙能议,启智启美。我一直认为散文是具有无限审美可能性的文学类型。
2023年
2022年
西部散文选刊
2022年12期
西部散文选刊
2022年11期
西部散文选刊
2022年10期
西部散文选刊
2022年09期
西部散文选刊
2022年08期
西部散文选刊
2022年07期
西部散文选刊
2022年06期
西部散文选刊
2022年05期
西部散文选刊
2022年04期
西部散文选刊
2022年03期
西部散文选刊
2022年02期
西部散文选刊
2022年01期
相关推荐
1.俪人
2019年03期
购买全本
西部散文选刊(2022年09期)
价格:
12.00
元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关于我们
版权公告
客服中心
在线咨询
用户建议
PDF在线工具
Copyright © 2021-2025 全科互知 |
赣ICP备2021006197号-4
|
新出网证(赣)字20417号
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372号
|
赣B2-20210313
| 技术支持:
道然科技
互知学术
全科互知
服务热线
400-181-3113
在线咨询
点击立即咨询客服
刊社入口
点击前往刊社入口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