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献库
教研活动
电子刊
电子书
开通VIP
登录
全部
全部
期刊
图书
文章
搜索
热门搜索:
中学生数理化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英语沙龙
科学咨询
真情
人生与伴侣
西部散文选刊
首页
>
文学小说
> 俪人(2021年06期)
收藏
分享到:
俪人(2021年06期)
电子刊
《俪人》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青海省诗歌学会、西北信息报社主办,国际刊号ISSN1674-521...
【展开】
电子售价:
¥
5.90
原价:¥
20.00
主
管
单
位
: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
办
单
位
:青海省诗歌学会
国内刊号:CN63 -1067/I
国际刊号: ISSN1674 -5213
所
属
分
类
:
文学小说
原貌阅读
立即购买
畅销排行榜
1.人生与伴侣
2024年01期
2. 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
2023年H1期
3. 中学生数理化(高考数学)
2023年H1期
4. 中学生数理化(高二数学)
2023年H1期
5. 中学生数理化(高一数学)
2023年H1期
6.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3年09期
7. 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
2022年08期
8. 爱情婚姻家庭·上旬
2020年01期
9.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1年04期
10. 爱情婚姻家庭
2022年01期
目录
往期回顾
实力派丨 炫舞青稞
七月头上才吐穗,青稞坐拥仲夏。火辣鼎盛的七八九月里,齐刷刷铆足了吐穗、灌浆至蜡熟。此等安排,恩宠全意,没有之一。吐穗,丝缕精彩光鲜,一朵朵妙美灵动如群鸟飞抵,翎羽向阳迎风:大长芒,青稞的标志品相,有别其它所有麦类的短芒或无芒,一帧图腾青鸟的袖珍秘藏版,诸君只管诉诸想象“看图说话”——先有玄鸟化玄女,后有玄女化青鸟,再后来青鸟
化青稞。原来,它们就是这样鬼使神差“从天上掉下来的”。
实力派丨 梅溪河渡口的红曙光
梅溪河消瘦了,在接连歉收多年之后的秋天。满腹的忧戚,轻轻一叹,无意中就叹成了一个荒芜的坟园。坟堆上的桃树们蜷缩着萧瑟的瘦身子,空洞的目光偶尔在秋风中朝四周扫一眼。看见什么了呢?梅溪河边的渡口百无聊奈地横放着渡船,同样寂寞的还有干枯得脸色灰黄的稻田。父亲的破渔网孱弱地斜吊在橘树上,蜘蛛在上边晕头转向地吐丝修补破洞。母亲捣衣的木杵长着几个干瘪的灰黑色小木菌。
实力派丨 那年那月
稻场东南角是那间生产队的保管室,山墙外加盖了一格偏厦,骡廐和那盘老石磨同在一个屋檐下。磨房一角是一眼土坯灶台,上面炖着一口巨大的猪食锅。那盘老石磨,风吹雨淋已经不下百年。梨木轴芯和梨木碾臂不知换过多少根,却也撑着坚硬的腰板和不减的风骨。直径一丈有余的石磨盘,任由推磨骡推着一个石碾子在上面碾压着,交错的时光就在石磨盘和石碾子之间无休无止地打转。
实力派丨 变迁记
“就是进去化缘,我家也要搬。”孙发清说,“这滑石板板上,实在是在不下去了。”作为小组长,领到整村搬迁的文件和表册时,孙发清一家一户去找组民签字,生怕哪家不签,拖累了一个村子的人。还好,大家都签了。说到白石岩,孙发清感叹说,真不是能养活人的地方啊,35户89人的村子,光摔死的人就有三个:安天贵,孙发贵,颜仕云。摔死的牛羊牲口更是不计其数。据孙发清说,安天贵是家里的独子。有一天,天上下着小雨,安天贵见烧柴快完了,就背上背架去山上找柴。下山时,不小心滑了一下,直接摔下万丈悬崖,掉进大河沟里,当场摔死了。
高宝军散文小辑丨 宝塔山的光芒
跨过一条条沟,翻过一道道梁,沐着白云悠悠满山谷的神韵,伴着《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的信天游,我回到了黄天厚土的大陕北。汽车还在高速路上飞奔,宝塔山已进入我的视线。这座因唐代之塔而得名的山,目睹党中央在延安13年间,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并最终走向胜利的光辉历程,它不再是一座地理念上的山,也不再是一座建筑层面上的塔,而是中国革命圣地延安的标志和象征。站在宝塔山上俯视,我看到了雄伟大气的王家坪纪念馆,迎风傲立的抗大纪念馆,万众瞩目的清凉山旧址,古树参天的凤凰山旧址,远在桥沟的鲁迅艺术学院,由西自东泛着清波的延河……
高宝军散文小辑丨 徜徉狮泉河边
老远望去,狮泉河好美,翡翠般绚丽,丝绸般飘逸,唐宋诗词里流出来一样富有韵味。日日看着它的倩影,夜夜听着它的歌声,这条和时间一样古老的河流,已经流进了我的人生,渗入了我的心中。看着它,我走向每一天;枕着它,我进入每一夜,任它抚慰我孤独的灵魂,淘洗我浮躁的心情。虽然离家万里,但只要看到这河水、听到这水声,就有一种家一样的温馨。站在河滩上眺望,狮泉河弯曲如蛇状,自云端蜿蜒而来,朝天际浩荡而去,把远处的草甸、雪山、白云连成了一条绿色的飘带。看着它,我感觉到狮泉河已经把河的色彩、河的飘逸、河的旖旎、河的气势、河的神秘发挥到了极致,难怪人们把它叫作天河。
高宝军散文小辑丨 得闲偶记
天蓝得深沉,云白得鲜嫩,寒气里凝结着一股潮潮的暖意。太阳把一抹光懒懒地洒向村野,一团一团的地气便在阳坡上缓缓升起,顺着山窝子缭来绕去一阵后,随着戈壁上刮来的风钻进了沟渠。山头的雪白得发青,边缘处露出一坨一坨深褐色的水印,太阳的反光刺得人眼睛难睁。阳坡上的草芽刚冒出头,近看如针尖,远看似绒毯,把一抹浅浅的绿向远方伸展。一只红肚膛黑脑袋的小鸟像是被潮气打湿了羽毛,单腿独立,翅膀抖擞,束身缩颈似要高飞后,脖子一展把一声声悦耳的歌唱给萌动的春山。
高宝军散文小辑丨 等在大门口的奶奶
让我记忆最深的,是奶奶站在大门口等我们的情景。不管什么时候回家,无论哪条路上归来,只要能看见老家的大门,就似乎能看到等在大门口的奶奶。踮着的小脚,期待的表情,那手背上突起青筋的瘦手里,永远拄着一根黑色的弯头拐杖。拐杖是爸爸从西安买回来的。打从到手后,奶奶就再也没离开过它。用着的时候拄着,用不着的时候提着,白天傍着身子,晚上靠着枕头,一旦有人问起,她就会郑重地介绍:儿子在西安给我买的,脸上写满自豪。
高宝军散文小辑丨 墨脱遇雨
翻过嘎隆拉山口,顺着陡峭的盘山道一路转下去,雪花就变成了雨滴。夏雨斜斜地飘来,无声地下着,洗涤着车窗,滋润着山野。路边的树木花草,一个个披头散发,尽情地享受着雨的沐浴。摇开车窗,一团白云和着雨丝挤了进来,把人的衣衫连同心情都淋得潮潮的、湿湿的。 山,挤在一起般窄,岩,刀切过似的峭,只能容得下一个车的路,且里高外低斜得厉害。脚底下,雅鲁藏布江的一槽碧水,打着旋儿翻着白,轰隆轰隆的咆哮声震得车身都在颤抖,似乎连人带车要吸进那涛涛的江水之中。时有一两块石头从车前的崖壁上滚落,吓得人三魂七魄也跟着这落石跌入江里。
高宝军散文小辑丨 四季陕北
翻过一座座山,走过一道道河,顺着那漫卷的白云、沁人的清风往前走,一声声甜格生生、脆格灵灵的信天游,就会把你带进这黄天厚土的大陕北。陕北到底有多美?先看看它的四季。春天的陕北,你能体会到它的清新和萌动。农历老年一过,河冰开始消融,大地开始解冻,万物一天天开始复苏和萌生,整个陕北高原呈现出一种潮潮的、融融的暖意。这时候,你会听到黄鹂在枝头上“恰恰”放歌,鸭鹅在河坝里“呷呷”欢唱,那催种的布谷鸟,一声赶不上一声地在远山鸣叫。等到衔泥的燕子、唱歌的百灵、聒吵的老鸹、空灵的鸽子一齐开始了合唱,春就被这些鸟儿从梦中叫醒了,欢呼着、奔跑着向陕北涌来。总是这个时候,一场春雨便如期而至。
高宝军散文小辑丨 想起爷爷
看着一幅王增延老师的人物画像,我又一次想起这个画框里看我的陕北老汉。这个老汉不是别人,他是我爷爷。看着他这张饱经沧桑的面容,三十多年一直在我耳畔萦绕的一句话又一次回响。那是 1988 年冬至的早晨,爷爷因皮肤病感染卧床长达几十天,眼看着已到油枯灯熄的弥留之际,我和爸爸、二姑给他穿上了适合他到另一个世界生活的老衣。看着我们给他穿老衣,爷爷也知道自己将要和这个他生存了几十年的地方告别了,和守在他身边的儿女孙子告别了,显得平淡而眷恋。他艰难地睁开眼睛看了看我们,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经常这样亲昵地叫我给爷爷穿老衣,爷爷高兴!”
高宝军散文小辑丨 走萨让
萨让,走得我筋疲力尽,走得我胆战心惊,走得我一颗心除了感动还是感动。从札达县城至萨让乡的180公里路,我们一行几人顶着星星出门,披着月光入店,扎扎实实地走了两半夜一整天。沿着皱皱巴巴的土林一路向西向南,扑面而来的是荒凉无限。地貌是支离破碎的不规则,道路是七弯八拐的不平坦。正是万山红遍的金秋季节,而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完全是一派冬天的景象——不见一棵树长在山间,没有一朵花开在道边,只有那冷嗖嗖的戈壁风卷着黄沙乱窜。
林丽华散文小辑丨 花是主人
一阵微风吹过,外面就传来淅淅沥沥的雨声。我喜欢雨天观雨,在家里,看外面下雨,特别喜欢看那春天的毛毛雨,像细针般的雨儿细细的绵绵的,如丝如线,随着微风或左或右斜向飘飛。我坐在窗前观雨,阳台上正绽放的美红菊,它会不会被雨击倒?一个人的夜晚,我做花的护卫。小时候,我跌跌撞撞从雨中走来。一路风一路雨一路艰辛。我不曾想过要做官、要做名人,坚信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为本分。
林丽华散文小辑丨 永远的骄傲
我从十五岁开始,就渴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因为那年,我加入了中国共青团,成为了光荣的共青团员,我时刻准备着,长大做共产主义接班人。我这一争取,一直到了1983年12月才实现这一梦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许久,我为自己终于成为中国共产党员而骄傲!小时候,我看见平山街道居委会的人在党旗下举起了右手。我母亲也在里面坐着。晚上我问母亲他们在干什么?母亲告诉我这是入党宣誓。我问母亲你为什么不去宣誓?她慈祥地笑了笑说,我还不够条
件。我母亲是街道小组长,我知道她为街道办事很积极。从此我在心里种下了一棵种子:将来我一定要超过母亲成为共产党员。
林丽华散文小辑丨 命运之变数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我在为 100周年党庆写征文。在写征文的同时,我想了好多好多……百年前,灾难沉重的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真正像《国际歌》里头唱的“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从 1949 年开始,曾经一无所有的中国穷人真正做了天下的主人!我千万次在心里欢呼、在心里歌唱:党啊!母亲,母亲只生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我生在红旗下,长在甜水里,党的阳光雨露沐浴我成长。我庆幸!感恩满满!我们家住电梯楼高层,在我家任何一个位置,都可居高眺望,远处近处,鳞次栉比的楼房尽收眼底;夜 晚,万家灯火高高低低如群星闪烁。
林丽华散文小辑丨 冬天里
清晨,我暖在被窝里久久不愿起床,听着窗外寒风呼呼,听着门窗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天气预报真准,寒流说来就来。我打开手机,先浏览各群动态,屏幕几乎被庆祝新年的贺词贺语刷爆,寒冷的钟声迎接新年的到来。再点开天气预报,今天比昨天更冷。今 天2度、明天零下2度,这样的天气,在广东是很少见的。前几天是 20 度左右,我们刚过着温暖舒适的日子,突然一下就冷起来,好像老天爷让你在短短的时间里体验春夏秋冬。南方的天气就这样,即使只有一两天的寒潮,阴冷的寒气也会渗入五脏六腑,让你冷得刺骨,冷得无处躲藏。
八仙桌晚餐丨 二 叔(外一篇)
二叔嗜茶,他算的上是我们村里第一个喝茶叶的人吧。在农村,我们只有在冬天里才喝开水;夏季里,渴了就从井里打上一桶水,舀上一瓢,咕咚咚一口气喝完,然后一抹嘴,别提多过瘾。而二叔一年四季,无论走到哪里,总是神气地端着一个玻璃瓶子,这个瓶子原是装水果罐头的,厚厚的瓶子里飘着几片黄黄的叶子,映衬得里面的茶水也黄黄的。他边跟别人说话,边时不时打开玻璃瓶盖子,仿佛很烫似的,吹吹上面的叶子,有滋有味地咂上一两口,然后又慢条斯理地盖上,动作娴熟而优雅,令人肃然起敬。二叔的一杯茶是要喝上一整天的,即便汤汁发白,也舍不得换。喝完的茶叶他都倒下来,放在一个竹篮子里,在外面晒着。我问二叔:“你这是晒干了再准备喝一次么?
八仙桌晚餐丨 海南之约
1994年4月,当第二次全国经济浪潮席卷海南省经济特区时,气盛轻狂的关山牧马毅然决然地辞去国家银行的工作接受组织安排外派学习提升。工作需要,1994年4月23日上午10时许,他接到柳处长来电请关山牧马来总行,要事约谈。于是他匆
忙放下手头工作赶到指定地点听从组织安排,带随从秦滨一起去海南省经济特区学习。并答应明天出发。4月24日早7:30分从西安咸阳机场航班乘海航波音6777航班,向南海岸展翅翱翔,中午11:42分降落海口美南机场。天空,飞机冲向南天穿过云层,浮上云海。顿时,他思绪万千,想他所想,忘他所忘,一种神游,一种升华油然而生……
八仙桌晚餐丨 塞外草原最美的莲花
二○一九年农历正月十九,北国边疆小镇——内蒙古天边草原乌拉盖还是处在白雪皑皑的冰天雪地中。远处不时响起稀稀拉拉的鞭炮声,人们还洋溢在新年的气氛里。突然,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打破了这祥和的气氛,是居住在内蒙古乌海市的弟弟打来的电话,告知与他一起生活的母亲在半个小时前已安详地走了。母亲活了89岁的高龄,她一生心地善良,与人为善,吃苦耐劳,勤俭持家,人品高尚。在过去经济紧张条件艰苦的岁月里,她以吃苦耐劳的精神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弟兄姊妹 8 个弟兄姊妹拉扯大,真是功不可没。
八仙桌晚餐丨 果润人生(外一篇)
苹果,无所不在。自古以来苹果已经完全脱离水果的定义,它可以是欲望之果、引力之果、是非之果、时尚之果,最重要的也是平安之果。一棵品种好的果树需要三年左右才能挂果,五年后方可进入丰产期。从前有一个果园,里面长了许多棵大果树茂密的枝叶,又大又红的苹果,粗壮的树干……苹果有自己的想法,懂得配合人类改变自己,懂得如何去迎合人们弃酸爱甜的本能。苹果越成熟,似乎越懂得弯腰低头。在一次又一次被人们拉郎配般的嫁接中浓缩自己的身心疲惫,苹果把苦涩的种子放在心里,包裹成核。种子有点微量毒素,而种子完全成熟的时候,同步了果肉中汁水莹润,还有那果子艺术作品一般娇艳迷人。苹果,利用人类需求和欲望做牢了自己的霸主地位,同时
八仙桌晚餐丨 一 枝 杏 花 醉 春 光
当严冬的脚步止住了余威的宣泄,我时常看看窗外的几行杏树,期待着早春的来临。春寒料峭却抵不住杏树报春的欲望,不经意间树枝上生长出米粒大小的突起,仿佛奏响着春的序曲。很快,枝桠上的突起慢慢变大,像一团团增大的棉球,萌发着洁白的遐想。其实它们早已酝酿了很久,期待了很久,只等着一场春雨或者几天暖和的天气的来临。都说春雨贵如油。早春的雨不是说来就来的,干燥多风一直是立春节气特有的脸色。早春还是个反复无常的过客,忽冷忽热变换着脸面,让人们有时也很无奈。但或许就那么一天,仅有一天短暂的温暖或者细雨的滋润,唤醒了花骨朵微微启露的微笑。也许杏花早就等不及了,满树的小棉球突然含苞待放,花蕊期待着阳光。起初,它们还
八仙桌晚餐丨 一个人的路(外二篇)
夕阳西下,天边的晚霞映照小城时,我和所有下班的人们一起涌入匆匆的人流,在耀眼的霞光下,渐渐地消失在熟悉的回家的路上。偶尔碰到几个同事或朋友相邀,一起去喝酒吃饭,我会毫不犹豫地拒绝。我想一个人回家,顺便在门口的小吃店买份盒饭,捎瓶喜欢的啤酒。回到家,我一个人慢慢地品尝,静静享受生活。人生路有千万条,一个人的路时常会有的,也最
能考验我们的意志和耐力。一个人独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耳边传来的是城市的喧嚣,眼睛看到的人来人往,车流不息,但心却是静谧的。
八仙桌晚餐丨 樱花润岳麓(外一篇)
麓山是一座文化底藴深厚的名山,被称为“人为名山”,其中麓山寺、岳麓书院和黄兴、蔡锷烈士墓早就闻名遐迩,倍受后人仰慕。阳春三月,我和家人一起游览了岳麓山。那天我们原本打算步行上山,但当我们刚到岳麓山脚下的时候,天空下起了丝丝疏雨,我们只好改为坐缆车上山,因是周末,游客又多,每次的缆车皆是满满当当,我们好不容易才搭上一辆缆车,随着盘山路绕到了山顶。说来也巧,到了山顶,天空晴朗起来,整个山林像被刚刚洗刷过一样,古树青翠欲滴,雨水像晶莹的露珠滚满了山花野草。我们兴奋起来,立在山顶,纵观岳麓山下众小群山,远眺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夏,真乃“极目楚天舒”!
八仙桌晚餐丨 杏 韵
困于一地太久了,孤独竟成了常态。风不能进来,光也不能过去,在全世界都开始逐步否定你的那一刻,心被深深地刺痛了。失落、凄凉倒尽,悲怆到极点,当四十五岁这一道分水岭就这么措不及防来的时候,差一点自己就给自己打一个差号。晨里,读五四,担当、理想、奋斗的青年时代即将如杏花般开罢。然桃花、杏花、桂花、雪花、烟花本就是谢了败,败了落、落了罢、罢了散,无奈的安然。出去走走,对于那一场花事期待许久。舒展开僵硬的双腿,踏上松软的土地,过滤掉所有吵杂,给眼睛安上滤镜,暂且将心格式化,跳一曲春天的芭蕾吧。
八仙桌晚餐丨 王舒漫的散文诗
冬与春,只隔一声问候。明月半床。守着静,听新年的钟声唤醒梦中之梦。庚子年,可爱而可怕。记住一个白色的词:灾难。在世界后面,生命中跳出来的“悲沧”,存在季节的里程。至少我们还活着。被距离,隔离成孤零零的眸子,放着明亮。腊月,苍白的沉默,枝头上还残留着一层积雪,一群人,一场生命在静止地奔跑,漆黑的夜,谁也躲不开。今天的黎明,仰起头,新与旧,在一声辞别中进行,谁也挡不住春的笑靥,发一片青叶,没有永恒的寒冬。山前,有多少深红的花,多少新月,多少长生的树,辛丑老牛发出吼声,一只脚坚定不移地扭转,另一只环形地奔走。
八仙桌晚餐丨 老家的梅雨
岁月更替,四季轮回,又到了一年的梅雨时节。淅淅沥沥的梅雨,让人感到几分落寞,几分惆怅。老家在江南水乡的小城。小城不大,但千百年来,从来就是四季分明。春寒料峭,夏日炎炎,秋风萧瑟,冬日暖阳。而梅雨,一般开始于6月中旬,到7月上旬结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入梅”。梅雨是我国江南地区所特有的自然景象。每年,晴雨多变的春天刚过,天空又会云层密布,降水频繁。因此时,正值梅子成熟,所以叫“梅雨”。
西部散文学会会员作品小辑丨 眷恋库布其沙漠与酒(外三篇)
我总以为戈壁的北方还是戈壁。土黄色的大路扬着车尘,笔直地插入云间。古人说路的尽头是长烟落日,是浊酒孤城。而如今,我也借着西部散文节的便利,驾车踏向库布其沙漠。一行人在西北狂放的灵魂中漫步。车轮碾压过粗粝的响沙,吟唱着亘古不变的塞外歌谣。合上眼静静聆听沙从沙漠走过的旋律,随着车身的律动,一时竟不知是在天还是在水,再次反应过来时眼前己是一片金黄的沙漠,底洼处到是植物茂盛绿意。西北的植被仿佛也都有着不羁的意志,肆意地迎风招展,竟比江南更胜三分葱郁。沙滩外便是蒙人的帐中了。
西部散文学会会员作品小辑丨 镜 像
应该是我懂事的年龄,这一点基本可以肯定。那时候的夜晚特别黑,这一点也是可以肯定。木头的房子,并不宽敞的巷弄,一有风吹草动,这个漆黑的夜晚,就会在寂静中多了几分纷扰。脚步在石板路上,来来回回地响着,好比木棰敲打着木鱼,拽出一串空旷。醒来的左邻右舍,有好事者,披衣趿鞋开门探个究竟,吱扭的门声响成一片。慵懒者,躺在床上陪同样醒来的娃们,竖着耳朵听门外的动静。我也是醒来的娃们中的一位。巷弄里的嘈杂声逾来逾响了。有人说,撬开一块石板看看。有人喊,不要再磨蹭了,赶快分头去找。门外的声音便渐渐淡了下去。
西部散文学会会员作品小辑丨 走进红大
当我走到红大旧址的半山崖底下,那长长的浮雕墙展现在我的眼前,图画上红大学员给老百姓干农活的场景、送锦旗的场面、打篮球的优美姿势都吸引着我。我一边听着讲解员的讲解,一边看着周围的环境,引我注意的就是几个人围坐在一起,好像在听一个人作报告的雕塑像,待我走近一看便清楚看到,那是毛泽东主席在给红大学员上课的场景。这处场景是1936年12月28日,毛泽东主席给红大学员作“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现场教学。讲解员说当时毛泽东主席道:“陕北毛驴很多,赶毛驴上山有三个办法,一拉,二推,三打。蒋介石是不愿意抗战的,我们就用赶毛驴上山一样的办法,拉他,推他,再不走就打他。这就是我党逼蒋抗战的方针。”
西部散文学会会员作品小辑丨 激情之夏
年四季,我除了喜欢春天和秋天,我还喜欢夏天。我爱夏天的早晨,我更爱夏天早晨的风景。初夏的早晨是凉爽的,喜欢在初夏的早晨去田园散步,嗅一嗅田间麦苗、野草野花散发的青涩和花香,听一听田间不知名的小虫叫声,心旷神怡。喜欢在夏天的早晨去泊头小城的运河景观带遛早儿,听运河两岸各种鸟儿鸣,看人们踢毽子,抖风葫芦,甩“霸王鞭”,听戏迷吊嗓子,还有运河桥下音乐爱好者的萨克斯演奏。运河景观带里弯弯曲曲的小径以运河北桥为分界线,向北向南绵延几公里,曲径通幽,等到柳暗花明时,就分别到了东西走向的北环路和穿城而过的公路。
西部散文学会会员作品小辑丨 在党旗下庄严宣誓
红色的旗帜光照初心不渝的红色道路。红色的足迹印证风雨兼程的红色百年。今天是您的生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岁月洗礼,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浴火重生,正风华正茂,带领着伟大的中国,昂扬阔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壮丽大道上。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喜庆日子里,西北能源人和全国人民一样,怀着无比喜悦、激动、豪迈的心情,穿上节日的盛装,精神抖擞,神采奕奕,聚集在党的旗帜下,举行隆重庄严的庆祝活动。
西部散文学会会员作品小辑丨 老家的那个三哥
我一向找不到路,包括回家的路。那天,老家的侄儿结婚,我便早早地赶了回去,之前是很少参加的,不知何时起,内心开始有一本清晰的日历,翻到类似这样的页码,就会赶回去,回那个生我的地方。那里虽然不是很熟悉,甚至经常到村口了还会走错路,或者看到熟悉的人迎面走来,心中总要不停地盘算,该叫什么呢?该叫什么呢?直到把脸憋得通红,默默地垂下脑袋,旋一朵微笑的花拧在脸上,就这样直直地撞上去,直到对方走近:“小静吧?回来啦!”“哎,回来啦!”此时,方能爽快地应一声,似乎心中的石头也放下来了,勿论应该称呼什么了,总之是说了话的。
天马星座丨 历史烟尘里的秦淮金粉
抬头,数落着古雕门庭上悬挂的串串红灯笼,哪串是李香君?哪串是柳如是?哪串是董小宛?低头,“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的一栋栋秦楼楚馆里溢出的胭粉香气,随涛涛的十里秦淮水,从船边哗然逝去。一盏盏炫着艳名的红灯笼,只绚烂了一时,便湮灭在黎明前的黑暗中。七彩霓虹装点着古秦淮的飞檐翘角,夜色里如凤冠霞帔般珠光宝气,金碧辉煌。秦淮河今夕的辉煌,超于明清最鼎盛时期。虽然少了古都当朝的霸气,没了花柳巷的风花雪月,但这里商铺密集,人潮如海,是八方游客趋之若鹜之地。
天马星座丨 令人感动的医生
令我感动的医生叫何楠,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血管科主治医师。事情得从妻子治腿痛病说起。妻子的腿痛病已经有十多年历史了,为了给妻子看病,不知跑了多少家医院,找了多少个大夫看都无济于事。去年,妻子的腿痛病更加严重了,走三四百米远的路就得歇一歇。有一次到市场去买菜,没走多远,突然一条腿麻木失去了知觉,一下子摔倒了。我领着妻子到齐齐哈尔第一医院对身体做了全面检查,又做了腿部血管造影,结果是下肢动脉闭塞症,血管最窄的地方已堵塞百分之七十多。大夫建议做手术放支架。
天马星座丨 儒溪石桥
夏日的一个黄昏,我来到它身边——儒溪石拱桥。它像一条老龙盘亘在儒溪水道上。落日的余晖浸透它老态龙钟的身体,使它发散出一种类似包浆的柔和光泽。一种用来礼赞时间的有生命的温润的旧味,虽然它看上去粗糙苍老,却依然有着水润的生机和活力。褐红色的粗面岩石块错缝砌筑的桥墩和拱券用有力的巨手托起了它。它身上错落层叠的乳白色花岗岩白石条在落日的余晖中透着一种慈祥而柔和的亮光。它有几百岁了,被磨得凹凸不平的桥面刻满岁月的沧桑,像满是皱纹的老人的脸。从它身上那堆坚硬的西樵山石组合体,可知道这桥建造于明朝,或者更早。石桥在河水的浸泡和冲击下,它的身体伤痕累累,孤独地站在落日的霞光里。
天马星座丨 心灵札记
每年除夕,我都要抽出一段时间在寂寞无人的夜晚独自坐上一会儿,用来回忆一年来的往事,反思自己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的所做所为,所得到的忧愁和欢乐。也只有在除夕的夜晚我才会用一种极其平静的心情如阅读书本一样把自己重新审视一遍,不为什么,只为在新的一年里有所明智,把工作,生活变得更完美。除夕之夜除了爆竹声声外,可以说是极其平静的夜了。从复杂多变的环境里,从每天工作的应对里,这个时候没有了往日的电话铃声,没有了办公室里不断的琐碎事事。俗世中,风尘仆仆跋涉的人们这时忘却了劳苦拼搏,关起门来合家团聚,欢乐充溢了屋内的每一个角落。
天马星座丨 春天的野菜
春天悄然而至,大地经过一个冬天的休眠,欣欣然睁开了惺忪的睡眼。在春雨的滋润下,麦苗返青,树木生发出鲜嫩的细芽,田野里的野菜和小草也争相探出脑袋,为大地涂上绿色,目之所及,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小时候,每年春节过后,我家都会买回两头刚断奶的小猪仔,我对小猪仔发自内心的喜爱,每到这时,母亲就会趁热打铁地激励我说:“你喜欢它,就每天剜野菜喂它,它很快就能长大。”我对母亲分配的任务自然很高兴,一改懒床的习惯,每天天刚蒙蒙亮,就翻身
起床,挎着篮子到田野里剜野菜。
天马星座丨 父亲的春秋
父亲走了,迄今已26年整。说来不怕笑话,这么多年来,脑子里很少想到父亲。在我心目中,父亲的影像非常模糊,甚至从来不曾有过。今天,我确实为自己有这种荒唐的想法,而羞愧,而难过!说到父亲,不能不提及爷爷。我的爷爷既是秀才,又是财主。那个时候,家里骡、马、牛、驴各养一头,仅上好的良田就有 200 多亩。为了打理这些土地,爷爷长年雇一个长工,农忙时再视情雇短工。需要申明的是,爷爷不是“刘文彩”,他从来不克扣工人的工钱,反而把雇来的工人当作自家人一样看待。爷爷还时不时地接济村上的贫苦农民。“你爷爷真是个大好人,可惜走得太早了,才41岁。”村里的长辈经常给我这样说。
天马星座丨 艰辛与成全
一连几个下午,我都在菜市场见到她。她看上去有六十多岁了,齐肩的头发已经花白,参差不齐地垂下来,看上去平时不怎么打理。也许是长期在田地里日晒雨淋,她脸上和手上起了很深的褶皱,像褐色的树皮。此时,她正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
整理跟前用蛇皮袋垫着的几把空心菜和几根黄瓜。六月的下午,外面像蒸笼一样。她虽然戴了草帽,脸上还是流了很多汗。她拿起一个装了水的塑料瓶子,轻轻地捏一下瓶身,水就从穿了孔的瓶盖喷了出来,让空心菜的叶子保持湿润。
天马星座丨 ﹃爬格子﹄苦乐记
何谓爬格子?就是在稿纸上抄写文字,写作的人习惯叫爬格子。 格子,四四方方,宛如一座“围城”,它是稿纸中的一种类型。爬,对人来说,是一件很累的事。写文章也是一件很累的事,所以有人形容写文章就是爬格子。 这个比喻实在生动形
象。一个爬字,就把写文章的艰辛勾勒出来。时光荏苒,自去年五月发表个人首篇散文处女作以来,已一年有余。提笔构思
时,我总是试图打捞记忆河床里那些流年的碎影,以记录生命中那些美好的相遇。
点击文坛丨 从地域文化到文学的高原﹃神粮﹄
去年开始的疫情,于每个人而言都改变了太多本质的东西,包括我们平素的日常生活与内里的精神世界。感恩伟大的国家,在世界疫情及其他因素的动荡之下,我们仍有机缘有坐在一起,在隆冬的青海高原,在温暖和煦的空间,真诚倾听彼此的文学心声。这已不仅仅是奢侈,几乎就是时代的神话,且这神话,足以成为当下每个作家最为深刻的时代精神认知。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文明古国,细数起来,几乎每个地区都有着自己丰富而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如何看待并有效挖掘、有效呈现这些宝贵的资源,在文学创作中的核心作用,是当今语境下,文学向每个作者提出的重要命题,同样也堪称我们青稞散文流派,未来发展与创作深度的重要命题。
点击文坛丨 寸心报得三春晖 ——读《根脉——三义泉文苑散文集》
2021年春节前夕,我有幸得到了一本朋友的赠书——《根脉——三义泉文苑散文集》。这是一本培育自"三义泉文苑"微信群(由康福、张秀娥、冀运希等发起建立),由三义泉赤子抒写其“乡愁”和“乡情”,又引发读者共鸣的乡土散文集。该书2020年12月由中华古籍出版社出版,丰建国主编,李慧、郭莲萍副主编。 《根脉》共分四辑,收入散文62篇。这四辑辑名都以“一”字打头,“一绣文彩”“一去经年”“一方水土”“一往情深”,用朴实生动的笔触,从各个角度彰显了三义泉这一内蒙古丰镇市知名乡镇底蕴深厚的文化内涵,向读者展示了三义泉这方热土的历史文化、人文地理、民风乡俗和游子亲情。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俪人
2021年12期
俪人
2021年11期
俪人
2021年10期
俪人
2021年09期
俪人
2021年08期
俪人
2021年07期
俪人
2021年06期
俪人
2021年05期
俪人
2021年04期
俪人
2021年03期
俪人
2021年02期
俪人
2021年01期
相关推荐
1.西部散文选刊
2022年04期
购买全本
俪人(2021年06期)
价格:
5.90
元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关于我们
版权公告
客服中心
在线咨询
用户建议
PDF在线工具
Copyright © 2021-2025 全科互知 |
赣ICP备2021006197号-4
|
新出网证(赣)字20417号
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372号
|
赣B2-20210313
| 技术支持:
道然科技
互知学术
全科互知
服务热线
400-181-3113
在线咨询
点击立即咨询客服
刊社入口
点击前往刊社入口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