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献库
教研活动
电子刊
电子书
开通VIP
登录
全部
全部
期刊
图书
文章
搜索
热门搜索:
中学生数理化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英语沙龙
科学咨询
真情
人生与伴侣
西部散文选刊
首页
>
文学小说
> 俪人(2020年11期)
收藏
分享到:
俪人(2020年11期)
电子刊
《俪人》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青海省诗歌学会、西北信息报社主办,国际刊号ISSN1674-5213,国内刊号CN63-1067/I,邮发代号52-15。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优秀期刊。
电子售价:
¥
5.90
原价:¥
20.00
主
管
单
位
: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
办
单
位
:青海省诗歌学会
国内刊号:CN63 -1067/I
国际刊号: ISSN1674 -5213
所
属
分
类
:
文学小说
原貌阅读
立即购买
畅销排行榜
1.人生与伴侣
2024年01期
2. 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
2023年H1期
3. 中学生数理化(高考数学)
2023年H1期
4. 中学生数理化(高二数学)
2023年H1期
5. 中学生数理化(高一数学)
2023年H1期
6.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3年09期
7. 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
2022年08期
8. 爱情婚姻家庭·上旬
2020年01期
9.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1年04期
10. 爱情婚姻家庭
2022年01期
目录
往期回顾
文化记忆丨 谒 北 京 袁 崇 焕 墓 (外三篇)
曾经在藤县工作过的一位领导多次和我说过, 作为藤县人如果有机会到了北京,一定要抽时间去袁崇焕墓看看,因为袁崇焕是我们藤县走出去的民族英雄!虽然以前我也去过几次北京,但由于时间和工作的原因,一直都未能拜谒过袁公崇焕的墓堂,不能不说是一件撼事。 但这位领导对我说的话我一直记着。今次在北京我终于瞅准了一个机会,与亚淼、亚文三人一起在北京工作的藤县老乡阿里巴巴公司的高管王博士的 带领下,从西城区驱车直往广渠门去探寻拜谒袁崇焕墓。
文化记忆丨 在 袁 崇 焕 故 里 感 受 人 文 气 息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地方,让你心心向往,久久不忘。藤县新马村,浔江边的一个小村落,是名震关外的明督师袁崇焕的故里。当年袁公踌躇满怀赴京赶考时,走的是水路,因而,我们从县城选择了溯江而上。 上天对新马村仿佛情有独钟,浔江水从平南一 路奔腾而来,甫入藤县最西端的新马村,就有灵气般地绕了一个大弧,形成了开阔的水面,造就了新马村 一面依山、三面环水的独厚之地。当年,由袁崇焕亲手栽下的大榕树,经历 400 多 年的风霜依然枝繁叶茂,如绿色屏障般将新马村绵延近两公里的河岸线团团围住,一簇簇浓荫蔽日,盘根错节。
文化记忆丨 浔江老渔翁的爱情与生活
浔江像一条青色的罗带,从藤县蜿蜒而过,两岸青山妩媚动人。每到傍晚时,“半江瑟瑟半江红”,似 叶的渔舟在其上飘荡,此情此景真是画图难足,不禁让人想筑屋水上,过一种“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的逍遥生活。 水上生活曾给我的印象是这样的,与文人的风骚和浪漫联系在一起。这可能是自小到大接触太多渔舟唱晚式诗词文章的缘故。可是一位老渔翁的生活,让我对水上生活有了另外一种观感。
文化记忆丨 耕 读 传 家
草长莺飞的春日,再次回到故乡,那个叫黄塘的山村,田里的禾苗正在拔节,一片绿油油的,这种绿很自然,让人叩开心扉,张开双臂,想拥抱这满野的绿意。推开老屋的木门,被踩得黝黑发亮的泥土地板,透着凉凉的寒气,因为久不居住,屋子的角落被零零散散的蜘蛛网占据着。 这个老屋是爷爷和他哥哥在80年代前建造的, 是砖木结构的双层楼房,刚进大门的是低座,中间有个小厅,两旁分别有一个侧房,通常是家里的老人居住,在小厅的一侧有个木板的楼梯,可以上二楼。二 楼的楼板都是用木块铺成的,走在楼上的木地板,总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岁月留痕丨 意 境 黄 姚(外三篇)
海子说“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于是,便想着跟风一起流失远方;他说,“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于是这样的一无所有便成了我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理由。 骨子里对于城市焦灼生活的叛逆,让我喜欢上了远方也喜欢上了行走。而那个叫黄姚的远方,是我每年必定要行走的所在。 那是一座千年古镇,早已声名在外,难得的是, 在时光的沙漏里,它并未被浓浓的商业氛围层层包裹,仍原玉一般,古朴典雅,温润纯静。 在镇子里行走,你常常会有一种心安理得的宁静。清澈的姚江水缓缓穿城而过,300多座明清宅院在日光的斑驳里青砖黛瓦,飞檐画栋。一条条青石板街巷带着与农耕文明最近的泥土气息在镇子里九宫十八卦地蜿蜒着伸展着,大音希
岁月留痕丨 搬 家 (外一篇)
最近,搬新居,这是我参加工作以来第二次搬家 了。与第一次搬家不同,这次离开居住了十几年的老 房子,却有一种莫名的难过和不舍。温馨的房间,朴实的厨房,实用的衣橱家具……还有十几年积攒的老物件和生活点滴。 刚参加工作时,单位有宿舍楼,分配给我一套旧 房居住,两房一厅,面积60平米,实际居住面积只有40平米左右,房间都很小,摆放一张床一个小衣柜就只有通道了,厨房和卫生间更是逼仄,一个人住时感觉还是挺“阔气”的。房子建在山腰,从单位到宿舍楼要走一段蜿蜒而上的小山路。这里树木葳蕤,鸟鸣山静,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有这样一套福利房子住,可以说是很幸福的事了。成家后,母亲帮带孩子住那间客房,
岁月留痕丨 罗 漫 山 的 春 天 (外一篇)
“罗漫山的映山红开了吗?” “现在开得正好呢!” “我们去看看吧!” 令人念念不忘的罗漫山在藤县天平镇,因山上 的一对接吻石而出名。 这个小镇,在距离藤县县城二十公里处,南梧二 级公路自腹部横穿而过。这里,山岭逶迤,云雾缭绕;这里,浔江静静,日夜流淌;这里,屋舍错落,阡陌交通。 春日,我们一行人来到天平镇罗漫山踏青访胜。 我们并没有沿着上山的水泥路直奔接吻石,而是在村民林叔的带领下,从名叫高埌的村子穿过,来到村子依傍的后山上。“由此爬山,乐趣多着呢!”林叔如是说。
岁月留痕丨 寻 味 同 心
“莺啼细雨时,陌上花正好。”从藤县县城去往同心镇的路上,山岭边的桃树枝杈尽是淡红的花骨朵儿,在那似有若无的春风春雨中,显得格外娇艳和滋润。八十多里的路程,便在这无限春景中,也在那不知不觉间,轻柔地从车轮子底下滑过去了。 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一行便扎进了素有“米 粉之乡”美誉的同心镇怀抱。小镇四面环山,现代建筑错落有致,田土膏腴。踏上乡间小路,清凉的风,轻轻地抚摸着我们青春的脸庞。丘陵坡上,流岚与绿树相拥,迷蒙间夹杂着一片郁葱。山那边,荷锄的农人与小鸟同行,阡陌与日光相伴。
岁月留痕丨 得 闲 到 小 镇 坐 坐
下雨天,约上几个“香味相投”的人到那个“桃花 源里有人家”的小镇找一份闲情。 雨是毛毛雨,天空偶尔飘下几点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所以也少了雨中踏春的那份雅兴。一班文友坐在屋里酤了几壶水酒,一边吃着米粉,既醉又饱。 喁谈、放歌,忘了功名利禄。甘子是个属于那种不爽约的人,每请必到,就是闻到大家坐坐的气息也要打电话来问候一声朋友。 我们的县城很小,我住河西她住河东,有一次,下雨天,又是几个雅友相约坐坐,她便骑上电驴子应邀而来。那件紫色的雨披滴着水,风中哗哗作响。
岁月留痕丨 此 心 安 处 是 吾 乡
参加工作之前,并不知有藤县这个地方。大学毕业后来此地教书,一晃已是五年。在这五年的时光里,感受着这个小县城的点滴变化,曾经陌生的地方,也逐渐变成了生长的土壤。 记得刚来报到时,是母亲陪着我来的。看着学校安排的那间杂乱的小卧室,母亲神情复杂,轻声说: “你决定留下来,我就自己回去;要是不想留,我现在就带你走。” 送母亲上车的时候,看着渐渐远去的公车,孤独感随着眼泪瞬间侵袭。我知道,从那一刻起,我便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开始了真正的成长。 藤县多山,在群山里开发出来的小城,路面多是起伏不平。初来工作时,条件艰苦,住在校外的小出租屋里,上下班要步行爬坡两公里,不算远,对于穿着高跟鞋的人来说,却也是不小的
微尘如烛丨 我 家 的 飞 机 梦(外二篇)
“不知道我这辈子什么时候能买一架自己的飞机?”小弟吃完一口榴莲月饼,呷一口岭鼎茶,靠在椅背上,似自言自语,又似和我们商量。 大家轰然而笑。小妹笑得最夸张,边抹着笑出的眼泪,边取笑他:天鹅肉好吃吗?今晚的团圆大餐有鱼肉,有鸡肉,有蟹肉,应该没有天鹅肉啊?是不是你自己偷煮偷吃的?哈哈哈……大弟没好气地看了一 眼小弟:酒喝多了吧?酒是好酒,但要按自己的量来喝呀。说什么醉话!大姐说:小弟你有时候好美呀,尤其是梦里特别美———想得美!做梦的人有脑洞大开的权利和自由。虽然现在才九点多,月亮出来没多久,但是你要做梦的话也是没问题的,毕竟是晚上 了,比白日做梦会靠谱些。连老妈也哭笑不得地乜了一眼小弟
微尘如烛丨 生 活 的 网 (外一篇)
倘若生活如网,被一切琐碎与繁褥所包围络织, 那将是一种令人窒息的生活。网的密度,广度,不是 一般人所能冲破,也不强求任何人都将其冲破,只是在追求自由的人们眼里,有了网的存在,当被其笼罩着的时候,总会有一股劲想要突围。 也许因为身在其中,尚能获得某种力量保护而感到幸运,但是过于密织的生活,难免觉得像困在囚笼里,久而久之,视觉,听觉,嗅觉以及一切本来熟悉的事物就都变得陌生了。反映在一个人的思绪和观念上,则是被禁锢的思想和压抑的心理,以及挥之不去的压迫下的阴影。犹如一张无边却充满神奇张力的大网,围住的不只是人身的自由,更是一个人生活的所有。
微尘如烛丨 一 个 人 ,一 只 狗(外一篇)
上个周末,我在乡下陪老妈过生日。回城上班的那天,家里的那只小黄狗送了我一路。我心中很是诧 异。一直以来,我对家里豢养的阿猫阿狗关心欠关照,妹妹大概以为我是个没有爱心的人。我的妹妹对这只小狗可是宠爱有加,视之如珍宝。小狗于她是如影随形,对我,其实甚为生疏,偶尔还会当我是陌生 人,大声地吠叫。可能由于我妹妹去读大学了,少了人爱宠,大概它也觉得寂寞,所以对我客气些了。 从村子到镇上的车站,有20分钟的路程,其间是开阔的田野和一条小小的河流。这是一条极熟悉的路,以前我在镇上的中学念书时,每天至少要走上 两趟。这么多年过去了,变化并不大。只是路变得宽些,不再是当年的小田埂,河上的桥变成水泥做的了,不再是
微尘如烛丨 别 把 弦 都 绷 断 了
记得以前在乡镇工作时,有一次,我和几名同事去化解一起群体纠纷,那是两个姓氏的人争夺一座祖坟的权属。双方都言之凿凿地主张权属,指责对方侵占自己的祖坟,但都拿不出明确的证据。照道理说,两个不同的姓氏争夺同一座祖坟,必定有一方搞错了。如果不是蓄意为之,这事要弄清楚并不太难。 问题是当时正值清明时节,我们刚刚收到村里报来这个纠纷的讯息,便是一起群体性事件了,根本来不 及调查。唯有马上赶去现场。 我们到达时,双方已是剑拔弩张。一方受到对方某一句言语的刺激,情绪迅速被引爆,先是几个人抄着家伙冲向对方,接着其他人一哄而上。
微尘如烛丨 等 待 花 开
往年藤县的春天,天气暖和,周边成千上万亩摇曳着的油菜花更是迷人。今年,一场场突如其来的冬雨袭击了这片油菜花田,正如这一场悄无声息的疫情战。 然而,藤县那成千上万亩的油菜花还在顽强生长,等待天气回暖绽放,那一定是未来战役胜利的时刻……藤县公安局的警花李警官在雨中伫立着,和同事在高速路口处排查车辆,旁边的医护人员仔细掂量着她就已经知道,她已经睡眠不足导致脸上开始泛起了油光。 一场突如其来的与新型冠状病毒的相遇,就是这样悄无声息开始了。
微尘如烛丨 珍 贵 的 红 衬 衫
随着父亲节一天天靠近,我的心情越来越惶恐, 一直以来都小心翼翼地避开和父亲字眼有关的一切事物和节日,以为不提不看不想就可以忘记,心就不会痛。今天终于鼓起勇气写一写我那忠厚淳朴的父 亲,胸口就像压了一块大石头,闷得喘不过气来。 父亲离开我已经整整十二年了,他的音容笑貌在记忆中已经变得模糊,想要记住却好像又已经遗忘,再怎么努力想去抓住,都是徒劳无功。父亲在记忆中已是渐行渐远,真怕有一天会消失不见了。但是有一件事情却让我记忆犹新,一直在艰苦的生活中带给我温暖和力量。
微尘如烛丨 含 笑 一 低 眉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这是徐志摩赠日本女郎的诗句,每每读来,皆觉唇齿留香,韵味绵长。都说女人如花,我喜欢温婉内敛的女子,除却水莲,含笑花当属最具含蓄美的娉婷女子。 我家小园有一株含笑花,它跻身茶花、百合、月 季、紫薇等花丛中,平日并无特别眷顾,却是树冠端雅,绿叶素荣,且一年四季香息不断。阳春三月,细雨织锦,和风剪柳,含笑花事正浓,星星点点的白花藏在翠绿的叶子中,若隐若现,一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娇羞模样。
记忆的风帆丨 世上那个最疼我的人去了(外二篇)
一觉从梦中惊醒,我试图去抓,却什么也没有抓到,只有死一般的寂静。我顿然醒悟,母亲是真的去 了,世上那个最疼我的人再也不会回来了。2006年7月23日这样一个不朽的日子,母亲黄金兰还是在儿孙们的声声呼唤里,在我无尽的泪河中悄然的离我们而去,那一刻我几乎停止了呼吸, 没有了思维,心里空荡荡仿佛已随母亲飘入了天堂。 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梦到慈祥的母亲来到我身边。 在梦里,自己像儿时那样躺在母亲的怀抱里撒娇;有时梦到她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被病魔折磨得奄奄一 息,还依然睁开那双渴求生命的眼睛……我一次又 一次从梦中惊醒,手心依然似乎还残留着母亲的余温,不觉已悄然泪下,泪流满面。
记忆的风帆丨 百 合 花 开 香 满 野
春末夏初,趁着周末回了趟乡下老家。一条弯曲的水泥村道是人们出行的唯一通道,而摩托车则是大多数村民首选的交通工具。那天,天色灰白,银亮的雨丝飘飘洒洒地飞舞着,这是南方特有的雨季。我坐上辆摩托车,车开得很慢,但我却觉得恰到好处, 担心路上混黄的泥水因车速过快溅到身上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可以尽情地欣赏路上的风景。水泥路顺着秀丽的绣江逶迤向前,右边临江,视野开阔,对岸翠竹丛生,远山连绵起伏。江边升腾起 一片乳白色的水雾氤氲在翠竹黛山中,倒添了几分灵动的气息。
记忆的风帆丨 童 年 记 趣
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我的童年在濛江老家度过。伴着我一起走过童年的是:纸飞机、车铁环、灌草蟋、捉迷藏,特别是那些谚语童谣。在白发满头的今天,紧凑生活之余,勾沉起来,感受那一份逝去的纯真和童趣。 猜迷语,可以说是伴着我成长并较大影响着我的成长。 “一粒谷,撒满屋”(打一物,灯火),这是母亲给我讲的第一个迷语,年幼的我当然猜不出,母亲说:在漆黑的房屋里点燃一盏灯火,整个房屋都光亮起来。
记忆的风帆丨 记 忆 深 处 的 蝴 蝶 谷 (外一篇)
初遇蝴蝶谷,是三年前。那是一场美丽的邂逅,是一 次难忘的经历,蝴蝶谷从此留在我的记忆深处。这三年来,每逢酷暑,我便想起蝴蝶谷,渴望投入她清凉的怀抱。 蝴蝶谷位于广西藤县埌南镇黎寨境内,距离梧州市区五十公里左右。蝴蝶谷溪水发源于藤南最高峰———尖峰顶,景区内拥有由十多处天然瀑布形成的瀑布群,以及落差最大,最刺激的深谷冲浪环境,因此冲浪漂流是景区内最具特色的项目。谷内分布的瀑布三米以上高度的就有15个,设有28个水滑道,最长的水滑道长达130米。
记忆的风帆丨 那 段 勤 工 俭 学 的 日 子
岁月悠悠,往事如昨。 三十年前,我正读小学。说起这个小学,那实在是可怜之至。几间平房,低矮简陋,潮湿昏暗。倘若下雨,真应了杜甫的那句“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倘若刮风,五柳先生又来了:“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老师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学生们呢,整日瑟缩双手叫苦连天。 于是“勤工俭学”来了。 先是去山上摘“芒草”。家乡的山山岭岭,一到秋天,漫山遍野尽是芒草。远远望去,芒草花絮柔和地随风摇曳,仿如银白的波浪在原野中起伏舞动。成片成片的芒花占据了各个山头,陆续伸出婀娜的腰杆。
记忆的风帆丨 我 的 小 人 书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出生在藤县濛江镇,全家借住在濛江街旧港务站附近的二伯家。 那时,大多数家长都没有现在“别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我的父母在社队企业(后来说的乡镇企 业)上班,记忆中的我在上小学前,都是自由嬉闹的, 跟着堂兄以及邻居到处窜。有一次游荡到港务站候船室,我不经意间发现座椅上有一本小人书,书名是 《斩蛟记》,其实,当时我未识字是不懂什么书名的, 只是在物质极为匮乏的年代,平时除了能看到香烟盒是彩色的,其他彩色的印刷品几乎未曾谋面,见到一本彩色封面有一个男人用剑斩向一条蛇(其实是蛟龙),觉得此人很大胆很威猛,就捡起翻看。
八桂名胜丨 北 流 河 故 事
当我们想起“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碧水东流至此回”等诗句时,北流河却特立独行地往北而去, 这也注定了她在众多江河中的卓尔不群。 北流河源起一个叫做双孖峰的地方。这条长约五百里的智水如一匹悠长光滑的碧缎,沿着家乡藤县缓缓铺开。缘于她的娴雅和秀丽,古藤州人赋予她 一个别致的名字———绣水。 绣水舒舒缓缓,从远古走来,从山麓平原走来,一路浅唱低吟,诉说着动人的故事、描绘着逝去的岁月……
八桂名胜丨 梦 回“ 赤 峡 晴 岚 ” ———忆藤县八景之一
据县志记载,藤县旧有八景,名曰“剑江春涨” “石壁秋风”“鸭滩霜籁”“龙巷露台”“谷山列嶂”“登屿耸环”“东山夜月”“赤峡晴岚”。前辈文人留下如此美称美景,必是名下无虚,令人遐思远远。然而岁月更迭,时过境迁,对于县城境内的前七景,现代人已无法体验。笔者家住赤水,晚年偶居县城,对此七景更是无福领略。唯对八景之末的“赤峰晴岚”记忆犹新。那是笔者少年所见,对那种种奇幻景象,仍然深印脑海而不时入梦。年前曾与家人到城郊桃园湖烧烤,偶在营业厅看到一本藤县旅游局出版的杂志,随意翻动,惊喜地发现“赤峡晴岚”也在景点介绍之中,可惜只见其名,而既无图片又无内容介绍。
乡村风物丨 风 味 龟 苓 膏(外一篇)
梧州市地处浔江和桂江交汇处,两江交汇后称西江。浔江、桂江、西江交汇梧州,俗称“三江水口”。 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光热水资源较丰富,气候温暖, 雨量充沛,是一座宜居的城市。 一个城市有它自己的味道,山水有它自己的味道,每种食物都会有它自己的味道,比如梧州龟苓膏的味道,就是蕴藏在梧州人对乡愁记忆中的味道。 在炎热的夏天,来一碗冰冻过的龟苓膏,直接可以清热解毒、消暑止渴。当一块丝滑冰爽的龟苓膏轻轻入口,细腻,丝丝冰甜,从味蕾到了大脑,人也跟着凉快了。
乡村风物丨 木 棉 花 开 的 声 音
春寒料峭的时候,大地还没有从寒冷凝重的冬天完全苏醒过来,但木棉花已经笑傲高枝、独领风骚 了。那一树没有绿叶衬托的鲜红斑斓的繁花,开得热烈奔放、气势恢宏;那一朵朵硕大殷红的花是一个个怒放的生命,在明媚的阳光下熠熠生辉、生意盎然; 但也有还是花骨朵的和只露着嫩嫩的花苞的,羞答答地藏在枝桠间,静静的等待着绽放。远远看去,整株木棉树像一个披着红锦的巨人,又像一支正在燃烧的火炬。
乡村风物丨 采 红 菇 的 小 姑 娘
今年的夏天又比往年热那么一点,虽说已是处暑但还是很闷热,一阵太阳一阵雨,这估计是今年出红菇最后的一造了吧。象棋镇舅舅家的老幺们天还没亮就起来了,一个两个手里拿着菜篮子,揉着惺忪的眼静悄悄地推开门栓,生怕惊动了鸡舍里的小动物们。原来她们是抓住暑假的尾巴去寻找树林里的宝藏去了。 去摘红菇的山离舅舅家有点远,要翻过一座山, 再越过两条岭才能到达目的地。小表妹才6岁,非要跟着去,两个姐姐还没起床她已经洗漱好了在床边等着。
乡村风物丨 乐 在 藤 县 采 红 菌
“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清早光着小脚丫,走遍树林和山岗,她采的蘑菇最多,多得像那星星数不清……” 学这一首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是在初中时代,唱着明快的歌词,展开丰富的想象,勤劳美丽的小姑娘,莽莽苍苍的山林,遍地生长的蘑菇,构成一幅幅美丽祥和的画面,令人神往和陶醉。从学这首歌的时候起,这样的画面,不只一次走近我的梦里,很有让人踏进树林采撷蘑菇的冲动。
乡村风物丨 情 系 藤 州 山 水 五 题
被誉为“天下最爽”的蝴蝶谷冲浪漂流,早在十年前,我就体验过它激情飞扬的动感一面。如今,隔了一段琴瑟年华,我和几位文友,循着爽心瀑布溅溢的一丝清凉,前往蝴蝶谷消暑、探幽。 蝴蝶谷位于藤县东南方35公里外的埌南镇黎寨村。汽车穿过金波荡漾的稻田,绕过鸡犬相闻的村落,涉过蛙声起伏的塘基……近了,蝴蝶谷的娇姿丽影已隐约可见:号称“藤南最高峰”的尖峰顶,巍峨伟岸,气势不凡,与之偎依的蝴蝶谷植被丰茂,青翠欲滴,远观,恰如娉婷少女飞扬的裙裾。一抹夏日风情,清润了我们的眸子。
乡村风物丨 枫 叶 糯 米 饭
枫叶是极其普通的野生植物,只要有土壤的地方,它就能生长。在我家乡的路边、野外、山上,随处都能看到它碧绿的倩影。 家乡有很多独特的习俗,如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或清明节,家家户户都煮枫叶糯米饭。枫叶糯米饭是传统的绝佳美食,也是用来祭扫祖先的供品之一。 据说,古时候有位才智超群的人,名叫韦特桂, 在土司手下当差。一年大旱,他为解除百姓疾苦,奏邀土司亲自到乡间视察,欲用计使其免去征粮。土司发觉上当后,把特桂视为眼中钉,下令将其捉拿。
乡村风物丨 木 棉 花 开
又是木棉花开时节。每次上下班路过体育馆,看到那几株木棉,我都忍不住停下来,欣赏那一树树灿若云霞的木棉花。 体育馆前的木棉树,从何时起扎根于此我无心考证,我更愿意猜测它们比这附近的楼房还要年长些。木棉树高约四层楼,挺拔而又不失婀娜,张开的树冠很是豪气,它覆盖着那庞大的地下根系,树枝恣意伸展出各自的形态,或躬,或跃,或探,或转,像极了一个个热情奔放的舞者。枝头上挤挤挨挨地布满 了杯口大小、红彤彤火焰似的木棉花。今年的木棉花一如往年,还是那样的美、那样的红,它们红得热烈、 奔放,却又不失稳重、庄严。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俪人
2020年12期
俪人
2020年11期
俪人
2020年10期
俪人
2020年09期
俪人
2020年08期
俪人
2020年07期
俪人
2020年06期
俪人
2020年05期
俪人
2020年04期
俪人
2020年03期
俪人
2020年02期
俪人
2020年01期
相关推荐
1.西部散文选刊
2022年04期
购买全本
俪人(2020年11期)
价格:
5.90
元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关于我们
版权公告
客服中心
在线咨询
用户建议
PDF在线工具
Copyright © 2021-2025 全科互知 |
赣ICP备2021006197号-4
|
新出网证(赣)字20417号
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372号
|
赣B2-20210313
| 技术支持:
道然科技
互知学术
全科互知
服务热线
400-181-3113
在线咨询
点击立即咨询客服
刊社入口
点击前往刊社入口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