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期刊
文献
标题
作者
单位
摘要
关键词
栏目
基金
文献检索
包含全部检索词
包含精确检索词
包含至少一个检索词
作者
出版物
发表时间
-

中小学教师不合理负担的类型划分、生成机理与化解路径——基于S县中小学负担治理的考察

朱太龙 王智超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中小学教师不合理负担问题是当前教育治理中亟待解决的一项关键性难题。透过文件多、任务重等现实表象,追问中小学教师不合理负担减而不断、重复再生的生成机理。调研发现,中小学教师不合理负担可区分为任务性不合理负担和技术性不合理负担,其生成机理在于:一是政府任务压力的转移,体现为“中心工作”压力机制和“竞争排名”激励机制所催生的任务转嫁行为;二是政府治理技术的不当使用,体现为任务目标设定的层层加码、检查验收的向下卸责和考核评估的绩效捆绑;三是负担治理机制的失效,体现为行政权力缺位和越位与学校办学自主权缺失。为此,应从任务、技术和制度三个方面精准施策,有效制约政府任务转嫁、规范治理技术使用和提升负担治理效能,从而系统防范中小学教师不合理负担的生成。

相关文献

导出/参考文献
[1]朱太龙,王智超,. 中小学教师不合理负担的类型划分、生成机理与化解路径——基于S县中小学负担治理的考察[J]. 教育科学研究 . 2025(12): 43-49.

PDF在线阅读

《中小学教师不合理负担的类型划分、生成机理与化解路径——基于S县中小学负担治理的考察》

价格:0.00

Copyright © 2021-2025 全科互知 | 赣ICP备2021006197号-4 | 新出网证(赣)字20417号
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372号 | 赣B2-20210313 | 技术支持:道然科技

sasa 互知学术
sasa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