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期刊
文献
标题
作者
单位
摘要
关键词
栏目
基金
文献检索
包含全部检索词
包含精确检索词
包含至少一个检索词
作者
出版物
发表时间
-

形成性评价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运用——以当堂作文《这才是青春的模样》讲评为例

朱武英

江苏无锡市江南中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评价建议部分明确提出“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然而,新课标推进一年多,“教师命题—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出示范文—点评—下一次写作”的传统作文教学模式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学生仍属于“被动的、重复的”接受者角色。写作教学的成功转型必须注重有效的学习环境,必须明确有效学习环境的关键特征,即能让学生参与进来,让教师、学习者及其同伴确保学习朝着预期的方向进行,而“实现这一点的唯一方式就是通过评价”[1]。
【栏 目】 教学_写作
【分 类】 基础教育
【出 处】 《语文学习》2024年03期 第52-57页 (共6页)

相关文献

导出/参考文献
[1]朱武英,. 形成性评价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运用——以当堂作文《这才是青春的模样》讲评为例[J]. 语文学习 . 2025(03): 52-57.

PDF在线阅读

《形成性评价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运用——以当堂作文《这才是青春的模样》讲评为例》

价格:0.00

Copyright © 2021-2025 全科互知 | 赣ICP备2021006197号-4 | 新出网证(赣)字20417号
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372号 | 赣B2-20210313 | 技术支持:道然科技

sasa 互知学术
sasa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