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期刊
文献
标题
作者
单位
摘要
关键词
栏目
基金
文献检索
包含全部检索词
包含精确检索词
包含至少一个检索词
作者
出版物
发表时间
-

《石钟山记》的波折艺术

金哲超

浙江桐乡市高级中学

《石钟山记》是一篇具有浓重议论色彩的游记。在文中,苏轼通过探究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真相,得出了“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的感悟。在内容层面上,本文有着明显的说理意味,因而难免会略显枯燥。但是读罢全文,读者却未必会有困乏之感,反而会觉得本文具有相当的可读性。原因何在?笔者认为,“波折”二字能够精准地概括本文的艺术特色,波折艺术就是《石钟山记》具有可读性的关键所在。
【栏 目】 教学_备课
【分 类】 基础教育
【出 处】 《语文学习》2024年05期 第54-56页 (共3页)

相关文献

导出/参考文献
[1]金哲超,. 《石钟山记》的波折艺术[J]. 语文学习 . 2025(05): 54-56.

PDF在线阅读

《《石钟山记》的波折艺术》

价格:0.00

Copyright © 2021-2025 全科互知 | 赣ICP备2021006197号-4 | 新出网证(赣)字20417号
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372号 | 赣B2-20210313 | 技术支持:道然科技

sasa 互知学术
sasa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