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文本测评题的过程性命制
袁圆 张成华 李江超 庄燕青 刁莲佳 李方顺
扬州市江都区教师发展中心 盐城市田家炳中学 泰州市靖江高级中学 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 常州市教科院附属高级中学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
第一组研修成果(袁圆张成华李江超)【测评文本】材料一:《国语·郑语》载:“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这是中国较早关于“和”的阐释。在古希腊,美学家对“和谐”的理解是形式上的“寓杂多于同一”。中西方对“和”或“和谐”的看法有很多差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和”或“和谐”最核心的内涵涉及“一”与“多”的关系,要求将诸多因素有机协调统一于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