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期刊
文献
标题
作者
单位
摘要
关键词
栏目
基金
文献检索
包含全部检索词
包含精确检索词
包含至少一个检索词
作者
出版物
发表时间
-

儿童哲学如何融入学科教学——哲思课堂的本质特征、关键技术与育人价值

黄睿 曹剑波

泉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厦门大学哲学系

哲思课堂即融入了儿童哲学的中小学学科课堂。哲思课堂首先是合格的学科课堂,但又体现儿童哲学的精神、理念、方法,聚焦儿童在学科学习中自己提出的哲学问题。精神、理念、方法、问题四点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哲思课堂的本质特征和对哲思课堂进行评价的基本维度。要正确处理学科与儿童哲学之间的关系,生成精彩鲜活的哲思课堂,教师需要掌握四项关键技术:预想目标三角洲,从刚性目标走向生成目标;培育团体问题林,从链式提问走向自主提问;编织生生对话网,从教师指导走向生生互促;绘制课堂思维图,从线性思维走向复杂思维。

相关文献

导出/参考文献
[1]黄睿,曹剑波,. 儿童哲学如何融入学科教学——哲思课堂的本质特征、关键技术与育人价值[J].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 2025(01): 19-24+34.

PDF在线阅读

《儿童哲学如何融入学科教学——哲思课堂的本质特征、关键技术与育人价值》

价格:0.00

Copyright © 2021-2025 全科互知 | 赣ICP备2021006197号-4 | 新出网证(赣)字20417号
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372号 | 赣B2-20210313 | 技术支持:道然科技

sasa 互知学术
sasa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