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思维对话: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关键
陆怡雯 管贤强
思辨性阅读中的“思辨”指向阅读的目的,与阅读文本的文体、内容、风格没有必然关系。在思辨性阅读中,文本是思辨的前提与基础,作者思维是激发读者思辨求真的源泉。在阅读过程中,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在不断质疑和探究中激活自我思维,是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的一般路径。思辨性阅读是以思辨为主要特征的阅读方式,是阅读主体对文本观点、逻辑、思想等信息进行深入思考、辨析并达到深度理解和合理评判目标的阅读活动。教师判断学生是否进行思辨性阅读的依据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是否有理性思维的参与、是否有理性精神的参与。“理性思维的参与”指学生在思辨性阅读过程中,通过运用分析与比较、归纳与推理、假设与评价等方式抓住事物的关键和内部联系,从而深刻认识事物的本质;“理性精神的参与”指在思辨性阅读过程中,学生具有好奇、开放的品格,能够崇尚真知、讲求实证、明辨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