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期刊
文献
标题
作者
单位
摘要
关键词
栏目
基金
文献检索
包含全部检索词
包含精确检索词
包含至少一个检索词
作者
出版物
发表时间
-

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的新诠释:活动理论视角

俞国良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

推进与深化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从心理健康课程入手;提高与促进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效能,则需要从加强心理健康课程的活动入手。列昂节夫提出的活动理论系统阐述了心理健康课程的基本认识与理解。就心理健康课程性质而言,它是一种综合课程,必须围绕综合活动展开,提高学生以心理素质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就心理健康课程的理念而言,它是一种德育课程,必须围绕德育活动展开,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就心理健康课程的目标而言,它是一种成长课程,必须围绕成长活动展开,重视和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就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而言,它是一种辅导课程,必须围绕辅导活动展开,为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与幸福”奠基;就心理健康课程的实施而言,它是一种实践课程,必须围绕实践活动展开,以学生道德认知为“生长点”、健全人格为“着力点”。概言之,心理健康课程应该是所有学科课程的基础和支撑,更是一个需要系统思维、不断创新的活动工程。

相关文献

导出/参考文献
[1]俞国良,. 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的新诠释:活动理论视角[J]. 课程.教材.教法 . 2025(06): 4-12.

PDF在线阅读

《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的新诠释:活动理论视角》

价格:0.00

Copyright © 2021-2025 全科互知 | 赣ICP备2021006197号-4 | 新出网证(赣)字20417号
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372号 | 赣B2-20210313 | 技术支持:道然科技

sasa 互知学术
sasa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