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期刊
文献
标题
作者
单位
摘要
关键词
栏目
基金
文献检索
包含全部检索词
包含精确检索词
包含至少一个检索词
作者
出版物
发表时间
-
首页 > 媒体专区 >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爱情婚姻家庭》2022年03期

2023-05-11 16:34

一、农村留守儿童及其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仍处在溺爱型教育模式的阶段,这一模式的形成与留守儿童的含义及特点密不可分。留守儿童的溺爱主要来自于孩子在留守阶段的监护人,所谓监护人主要是指当孩子父母双方或一方因外出打工而不能很好地监护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孩子时,需要寻找至少一名监护人对孩子进行监督和抚养。而根据数据显示,这些监护人大多是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都是一些年纪较大,文化水平不高的人。在这些老人的心目中只要能够保证孩子有饭吃、有衣穿就行,教育观念十分落后,完全不能对孩子的学习进行指导,只会一味宠爱,最终导致溺爱型教育模式的形成。

近几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乡村振兴工作,农村就业率得到稳步提升,党和国家提出来的一系列民生政策不仅在经济上有利于农民的发展,减少了农村外出打工的人员数量,同时针对留守儿童遗留的教育问题也逐渐提升了关注。通过 2016年和 2018 年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的情况来看,总体上,留守儿童的数量在不断减少,但是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和难题始终没有得到更好地解决。虽然在十九大报告中国家提到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等“七有”政策,保障留守儿童安全的示范活动也不断地在进行,但效果甚微,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必须以百分百的努力来推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

为了更好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首先必须深刻了解现如今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可概括为两种:一是,孩子的监护人年纪较大且文化教育水平低,当孩子出现了学习方面的问题,监护人不能提出及时有效的帮助,同时监护人的教育观比较落后且存在问题,他们只在乎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不重视其各方面能力的发展,由此导致留守儿童在教育方面的问题不断积累。二是,在孩子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三观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情况之下,他们很容易被外部环境所干扰,意志不坚定,在其他孩子错误的引导下很容易出现问题,除此之外,未成年人对游戏的热爱程度也比较高,没有一个良好的监护人的监督,他们同样也很容易沉迷于游戏而忽视学习。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与城市孩子比较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方面更容易出现问题,归根到底这是由于城乡经济差距较大,农村父母没能在孩子需要时及时提供帮助,所以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一)城乡教育在教育设施上的较大差异

教育设施既包括软件,也包括硬件设施。在硬件设施上,乡村学校上课所用的设备都比较简单,除了必需的黑板、桌子、椅子等之外,城镇学校拥有的室内体育馆、图书馆等场所乡村学校都没有;在师资方面乡村学校不具备吸引优秀教师的能力和条件,优秀教师甚至都不会选择在乡村进行工作,而留在乡村学校的老师往往工作量都比较大,身兼数科,由此他们上课的专业性就受到了极大的威胁。近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一所学校往往需要建设一定的心理健康咨询室,以此来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发展问题,让学生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乡村学校本身就处在经济且发达、交通不便的地区,孩子们始终处在一个较为封闭的环境,眼界不够宽阔,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乡村留守儿童在教育方面与城里的孩子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那留守儿童们的全面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二)农村封建思想对留守儿童教育的不公平对待

农村重男轻女的错误思想也是造成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根源,受到错误观念的引导,大部分农村地区把教育的中心放在男孩子身上,对于女生在学习上的关注就明显降低,他们认为女生读太多的书也没有作用,只要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他们就可以随父母外出打工,贴补家里的经济,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反之男生就不同,家里的老一辈认为男孩子要想有一个好的前途和未来就必须接受高等教育,今后才能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在这样错误思想的影响下,农村留守儿童中的女生受到了一定的不公平待遇。

(三)留守儿童假期人身安全性普遍较低

假期新闻中我们会经常看到农村留守儿童溺水、发生交通事故等新闻,这些新闻令人十分痛心。造成事故频发的原因就是假期留守儿童无人看管,大人们忙于农作无暇顾及孩子,农村很多水库、河流又没有设立一定的护栏或者危险标志,孩子独自去玩耍就会引起事故的发生。除此之外,调查溺水事件发现,很多乡村学校对防溺水、交通等安全教育宣传的不够到位,很多孩子和家长都不太了解一些相应的安全知识,反观城市孩子在安全教育的宣传下以及家长的照顾下,发生溺水事故的可能性就小了很多。

三、探析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上出现问题的原因

通过了解上文所提到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明显发现城市中或者其他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在学习或者其他能力方面明显优于农村留守儿童,差距一直都存在。为了解决这些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深刻探析问题存在的具体原因,从原因出发提出具体建议。

(一)学校基础设施及学校培养问题

作为学生第二处经常待的场所,学校在教育方面仍然存在很多缺陷,导致这个留守儿童的“托儿所”不能更很好地培养学生。在普通的乡村学校盛行的是“唯成绩论”只要学生成绩好,他的要求都会尽量得到满足,而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得不到老师们的密切关注,对学生的态度也很冷淡,老师们大部分的重心都放在成绩优异的学生身上。同时“唯成绩论”还会造成学生缺乏德育的问题,在这些情况的影响下,成绩差的学生只会越来越差,自卑心理也越来越严重。农村学校师资欠缺一直是一个需要解决的大问题,乡村学校没有最后的能力和条件去吸引优秀教师,而优秀教师们的第一选择永远不会是条件差的乡村学校,他们甚至不会来到农村,如此还留在留守儿童这个阵地里的老师身兼数课,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他们不可能时刻关注到每一位留守儿童。

(二)留守儿童自身性格缺陷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家长的陪伴和教导,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些孩子没有家长的呵护和疼爱,有时到学校去还被少数老师和同学欺负、歧视,导致留守儿童身上的自卑感越来越严重,最终演变成为孤僻、冷酷的性格,这样的孩子在性格方面比较孤僻,不利于学生进行学习,成绩只会越来越差。在初中阶段是学生们培养正确的三观的重要时期,他们在这时还处在一个懵懂的阶段,很容易受到错误思想的侵蚀和迫害,这部分学生心思很少花在学习上,产生厌学的心态,抵触学校和学习,反而在网络游戏的吸引下逐渐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花费大量的时间游戏或追剧上。长此以往,农村留守儿童难免会出现教育方面的问题和错误。

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法

通过探析留守儿童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发现,父母、老人、学校是这些问题的直接影响者,要想解决这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就必须直面这些问题,团结社会各界的力量建设一个社会多元治理体系,最终逐渐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一)强化家长责任意识,履行应尽的义务

父母作为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除了需要把孩子安全带大之外,还需要给予学生相应的教育,这是家长必须要履行的责任。一个孩子的举止言谈从侧面就反映出来他的家教如何,这些细微的举动和举止向我们展现了作为父母的一种教育方式。因此为了更好地照顾留守儿童,家长可以慢慢的把全留守的状态调整为半留守状态,也就是父母其中一方留在家中。这样既能更好的保护孩子的人身安全,同时家长也可以监管孩子们的学习,帮助孩子建立一个正确的教育观念,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需要及时与老师沟通,时刻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最后,在新时代我们要抛弃旧思想,克服重男轻女的错误思想,在受教育上男女平等,不论性别都应该多读书、读好书。

(二)改善学校教育模式,提倡因材施教

一个孩子在学校是否是好学生不仅仅取决于他的成绩的好坏,而是应该多了解学生深层次的发展潜能。为此学校一定要摈弃“唯成绩论”的错误思想,学校要尽可能的通过开展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学到课堂学不到的知识,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在学校中,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老师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经常与学生沟通,掌握学生成绩差的原因和薄弱点,在其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查漏补缺,使成绩一步步提升起来,如此学生们的自卑心理就会得到一定的改善。在生活中,学校也要时刻关注学生在饮食等方面的安全问题,校园午餐要加强营养餐的搭配,既保证食物的营养性,又要保证食物的多样性,持有吃好了学生才有好的免疫力来努力学习。

五、结语

本文通过深入调查,从根源上分析了我国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在问题广泛存在的现状下,我们进行了原因探索,最后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对今后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21-2025 全科互知 | 赣ICP备2021006197号-4 | 新出网证(赣)字20417号
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372号 | 赣B2-20210313 | 技术支持:道然科技

sasa 互知学术
sasa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