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摘要:■我与林宇泓相逢很早,但相识很晚。初中的时候,我和林宇泓都在校鼓乐队,他是小号手,我是小鼓手。每天放学后,我们鼓乐队都要在操场集合训练,这是我一天中唯一能与他相处的时光。说是“相处”,其实并不准确,只是我在队伍之中远远地望向他,看他几眼。看他认真地训练,纤长的手指在号键上翻飞,神采飞扬;抑或只是看他随性地站在那儿,同旁人谈天说地,温柔莞尔。我们的初中很大,一个年级有28个班,一千多个学生,独占了一整幢教学楼。我在二班,他在二十三班,隔着三层楼的距离。我不能常遇上他,除了每天鼓乐队的训练,再就是轮上值日的时候,我会特意从他们班的窗口经过。
-
摘要:人生也如棋,落子就没有回旋的余地。“闲敲棋子落灯花”,等的是能陪自己对弈的人,等的是一种美好的心情。暑假前夕,我在宿舍里翻箱倒柜地收拾行李,突然听见什么东西从书架上滚落,发出清脆的声响。低头一看,竟是我收在角落的那盒象棋。我合上行李箱,将棋子一一捡起,室友听见这边的声响,望了过来,她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惊讶地说:“认识你这么久,头一次知道你也会下象棋。我看你收拾完了,要不,择日不如撞日,我们现在来一局吧。”
-
摘要:我怎么也没想到里面会是那块粗糙简陋的小黑板,和它并排摆在架子上的还有半盒没用完的粉笔,我小心地拈起一根落了笔,写着写着,时光仿佛又倒流回那段孤独练字的日子。我是和父亲回老家收拾旧屋时发现它的,它被一件褪了色的花布衫包裹着,在打开之前,我怎么也没想到里面会是那块粗糙简陋的小黑板,和它并排摆在架子上的还有半盒没用完的粉笔,我小心地拈起一根落了笔,写着写着,时光仿佛又倒流回那段孤独练字的日子。
-
-
摘要:我站在巍巍的昆仑山之巅,一袭白色长裙,蜿蜒千里,宛如雪域的精灵,装点着这片圣洁的土地。我北望天山。悠悠的风儿,带着远古的吟唱,轻拂我的脸庞,掠过戈壁沙滩,去了很远的地方。然而,还没等风儿走远,我听见,风儿的歌声已变得低回、惆怅。这曲调里,带上了无尽的忧伤。
-
摘要:作文,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这无疑是正确的。可是,首先得有关注,关注了,才可能熟悉;熟悉了,还得有发现;发现的慧眼,则在于凡事多思。聪明人之所以聪明,无非是在熟悉的地方有所“发现”或“发明”。要求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而很多同学常觉得熟悉的生活往往千篇一律——生活已经够单调了,而应试语境下,学生的体验往往也缺乏个性。此所谓“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
摘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式的隐居田园生活,是无数文人心里的梦。有的人只是做做梦,有的人却亲身实践了,还有的人在入朝为官与隐居田园之间横跳、摆荡,比如唐代的王绩,历经三仕三隐。1王绩,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的叔爷爷,也就是王勃的爷爷的弟弟。王家是书香世家。王勃的爷爷叫王大通,是一个大儒。
-
-
摘要:多数童话在时间、地点的设置上都过于遥远,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很远很远的地方,甚至说的也不是生活中的事。童话往往会把我们带离现实,但是,童话从来不骗人。童话能治愈童年,具备让我们粉碎重负、孤独和焦躁的魔力,与自欺欺人毫不相干。童话的真实,源于纯粹,源于它对应了现实的真实,对应了我们内心的真实。

互知学术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