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回大地,田野开始复苏,野菜也鲜美起来了,寻常人家的餐桌上又多了一抹新绿。宋代诗人、美食家苏东坡在《春菜》中,列出了一堆他爱吃的野菜,而荠菜被认为是其中的“上品”。不得不说,东坡先生是懂吃的。食荠可谓历史悠久。成书于2500多年前的《诗经》就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的记载,可见早在那时这种“味甘美”的野菜已然是人们口中的下饭菜了。到了宋代,采食荠菜可谓是蔚然成风,荠菜的吃法也变得丰富起来。这在宋代诗人留下的数量颇多的食荠诗中可见一斑。
摘要:1“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这是南宋叶梦得对北宋婉约派词人柳永的评价。纵观柳永的一生,所谓词坛的自我成就,是他身在市井,而心有江河;所谓仕途的坎坷追逐,是他浮沉江河,而没于市井。柳永年少时便出走家乡,浪迹几十年,可谓把市井看遍,把江河看透。个中的荣耀与无奈,漫长的足迹与心迹,在他二百余首词中可以一一窥见到。他笔下的市井世界,是“众俗皆成笔下情”。
摘要:在我们知晓的古代诗人中,有很多自幼家境贫寒。宋朝著名宰相、诗人吕蒙正,在高中状元之前,也是穷人家的孩子,一家人住在破窑洞里,饥一顿饱一顿的。过年祭拜灶神的时候,当祭品的猪头没有且不说,甚至连纸钱都没有,只能以树叶替代。穷到这个份上,吕蒙正也没放弃对生活的希望,还作打油诗自嘲:“一片树叶一缕烟,相送司命到九天。玉皇若问凡间事,蒙正乞贷猪头钱。”风趣幽默的背后,是其乐观、豁达的心态。
摘要:一这本该是一个极寻常的春天,正如杨万里在诗里所写:“……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一番过雨来幽径,无数新禽有喜声……”他归隐故乡一年有余,幽居谢客,自有一番清静。宦海浮沉四十年,最难得的便是清静。他自然要抓住这难得的时光,不许庸人闲人、凡物俗务来打扰。春和景明,诗兴突至,他对着春水春禽、春柳春花,正欲吟咏,忽然听得仆从来报:故人之子到访。故人之子?
摘要:1提起韩愈,常让人想到他的好友贾岛。他们之间结缘,因为“推敲”二字。但熟知这个典故的你,对贾岛本人的了解又有多少呢?苏轼曾说过:“元轻白俗,郊寒岛瘦。”这个“岛”,指的就是贾岛。他早年出家为僧,法号无本。因写诗时倾注了全部的精力,他就像奴仆侍奉主人一样,被江湖人称为“诗奴”。到了晚唐、五代时期,贾岛的诗和其“苦行僧”精神,一下子“火出圈”了。比如晚唐的文人李洞,专门请人铸造了贾岛的像,日夜顶礼膜拜,还对人说:“(贾岛诗)无异佛经,焚香拜之。”五代南唐国的宰相孙晟,家里不仅挂着贾岛的画像,还把他的诗放在与《金刚经》同等的位置上。
摘要:《诗经》中有“棠棣之华,鄂不(韦华)(韦华)。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这是赞颂兄弟之情。我国自古以孝悌为美德,对父母尽孝自不必多说,兄友弟恭的例子也不少见。然而在皇室之中,兄弟之间似乎总是尔虞我诈多过手足情深。清康熙年间,皇子们围绕皇位展开了长达十余年的斗争,最终继位的雍正帝也因残害手足引来不少争议。《清史稿·世宗本纪》评价雍正:“论者比于汉之文、景。独孔怀之谊,疑于未笃。”孔怀之谊是指兄弟间的情谊。也就是说,雍正的政绩堪比文景之治,但对兄弟却有些薄情了。
摘要:《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作,它曾历经劫难,饱经沧桑,一路走来,写满了不容易。张择端创作这幅画时在翰林图画院任职,正值宋徽宗时期的太平盛世,他经过认真观察,精心作画,用了一年的时间,绘就了这幅传世名画。画作完成后,张择端将它献给宋徽宗。宋徽宗见画后,龙颜大悦,在画上亲笔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瘦金体字,并盖上自己的双龙印章,他成为《清明上河图》第一位收藏者。
摘要:春秋时,晋国有一个普通的百姓,人们称他为解张。解张姓张,因为居住在解邑,所以管他叫解张。他性格耿直,喜欢打抱不平。解张有一个大名鼎鼎的邻居,叫介子推,他是追随晋文公重耳流亡19年的大功臣。流亡的岁月有很多的艰辛,也有一些感动。他们流亡到卫国时,由于长途跋涉,又找不到吃的,公子重耳饿得昏了过去。
摘要:想要名垂千古的人数不胜数,真正能青史留名的人却少之又少。可有些幸运儿,他们因一首诗、一篇文章被意外带火,就成为千百年来人们耳熟能详的著名人物。这样的幸运儿,细分起来,大抵有三类。有才情者曹霸是唐朝著名画家,能文善画,有“文如植、武如操、字画抵丕风流”之美誉,曾奉旨修缮过《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虽说曹霸已是当时一等一的画坛高手,可如果没有杜甫那首《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他也绝对达不到人尽皆知的程度,更难说为历史所铭记。
摘要:我国的武举制度始于唐朝,由兵部主持,每年举行一次考试,合格者授予武职。此后历代对武举政策态度不一,不时有停止之举,但其彻底被废除是在清末。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以武举“所习硬弓、刀、石及马步射,皆与兵事无涉,施之今日,亦无所用”,下诏“废止武举”。而此前得中武状元的张三甲,便成了武举制度存在的一千二百年中最后一名武状元。
摘要:“贬谪”常常困扰着古代的文人,也许正应了那句“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永州之于柳宗元便是“天降,”的“大任”。永州,雅称“潇湘”,在古代是个偏僻的郡县,有着融“奇、绝、险、秀”与美丽传说于一体的山水。这里是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的寓居之地。
摘要:杜甫在《春望》中说“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或许是因为他忧国忧民,内心焦虑且苦闷,在重重的压力下,头发少得连簪子都要插不住了。不拘小节的李白也有脱发的忧愁,他在照镜子时看到曾经黝黑的头发稀疏了,不禁悲伤地咏叹“秋颜入晓镜,壮发凋危冠”。性格坦率的白居易常常将脱发的烦恼写进诗句,如《叹发落》《嗟发落》等。他还在《因沐感发,寄朗上人》中说,“乃至头上发,经年方一沐。沐稀发苦落,一沐仍半秃”,怕脱发而连头发都不敢多洗,甚至想一年洗一次头发。
摘要:李时珍,家喻户晓,他是明代医药学家、博物学家,他撰写的《本草纲目》是当时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被达尔文称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这样一位伟大的药圣,曾有过一段“弃文从医”的经历。李时珍的祖父是一位走乡串户的铃医,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医生,曾任太医院吏目。可以说,李时珍出身医药世家。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李时珍自幼对医药产生了兴趣。然而当时民间医生的地位不高,其父希望他好好读书,将来可以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互知学术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