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五四的“态度同一性”在后五四时代渐渐走向分裂之时,被五四“个人”与“世界”话语所遮蔽的“国家主义”在李璜等人的建构中重新浮出水面。作为国家主义派的主要理论家,李璜吸收了勒南的名篇《何谓国家》中以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全体公民的行动确认国家的理念,并将革命悬置为一种现代国家得以建立的“必要理想”,改变了从晚清以来将富强作为目标的国家观念。在大革命的舆论场域里,李璜的理论被糅合进国家主义派“全民革命”的旗帜中,同阶级革命和国民革命相互“竞革”,也在这个过程之中被对手和团体内外形塑。当20年代的中国革命各派势力最终由主义论战走向武力决胜时,与国家主义理念并无鸿沟的国民党右派的胜利并没有带来李璜等人理想中的革命建国,在革命与国家分离之时,“我们五四青年”成为国家主义者李璜反对国家态度下的群体认同。

互知学术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