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学评价与学业负担之间具有深层内在关联:评价理念通过外塑教育环境影响学业负担的产生,评价行为通过改变教学效能与学习效能调节学业负担的生成,评价结果通过调控反馈的有效性定位学业负担的水平。这意味着,推进学业负担的有效治理需要发挥好教学评价的作用。然而在实践中,教学评价的异化甚至扭曲不仅没能发挥对学业负担治理的积极作用,反而助推学业负担的逆向发展。细究起来,主要是主知导向的评价理念消解个体主体性、僵化的评价行为忽略个体能动性和同质化的评价结果忽视个体差异性所致。鉴于此,激活并充分发挥教学评价之于学业负担治理的功效,关键是要探索并开启教学评价的深度变革。具体而言,可在智慧取向的评价理念转向、“对话—理解”的评价范式转型和差异化的评价反馈深化等方面持续发力,最终释放教学评价的学业负担治理效能。

互知学术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