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职业文理中学:一种独特的综合高中办学模式
|
孙进
崔雨辰
|
人民教育
|
全球
|
2024年20期 |
0 |
0 |
|
|
“趋普避职”:谁不愿意让孩子上职校?——基于对“三州”地区15,428名初三学生家长的调查
|
沈有禄
万红渠
|
教育科学研究
|
调查与实验
|
2024年09期 |
0 |
0 |
|
|
“双减”格局下教师工作满意度:现状、差异与影响因素——基于3392名教师的实证调查
|
祁占勇
杨灵婷
郑维鸾
罗阳
|
教育科学研究
|
专题研究_“双减”三周年背景下的教育变革
|
2024年07期 |
0 |
0 |
|
|
在实践中汲取由外及内的力量:职前教师情绪调节策略与职业认同的关系研究
|
贺文洁
田国秀
|
教育科学研究
|
调查与实验
|
2024年04期 |
0 |
0 |
|
|
以学为中心的校长领导何以成就教师的职业幸福:基于多水平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
|
罗羽乔
魏国武
左璜
|
教育科学研究
|
决策参考
|
2024年02期 |
0 |
0 |
|
|
“为己之学”: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逻辑及其实现
|
肖金星
盛夏
|
福建教育
|
思政广角_“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系列12
|
2024年52期 |
0 |
0 |
|
|
高质量教育体系视域下职业教育文化自信建设研究
|
李超
|
福建教育
|
院校治理
|
2024年52期 |
0 |
0 |
|
|
数字化转型: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提升的重要抓手
|
吴雨莲
|
福建教育
|
关注
|
2024年52期 |
0 |
0 |
|
|
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的重要向度
|
陈金波
|
福建教育
|
关注
|
2024年52期 |
0 |
0 |
|
|
师资建设能力: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的重要维度
|
姜汉荣
|
福建教育
|
关注
|
2024年52期 |
0 |
0 |
|
|
“新双高”背景下职业学校课程建设能力提升——以警察类职业院校为例
|
钟玮
|
福建教育
|
关注
|
2024年52期 |
0 |
0 |
|
|
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的价值意蕴、基本内涵与提升逻辑
|
谢德新
钟健英
|
福建教育
|
关注
|
2024年52期 |
0 |
0 |
|
|
我国职业教育纵向贯通课程现状的实证研究——基于五省市的调查数据
|
鄢彩玲
|
福建教育
|
实证研究
|
2024年48期 |
0 |
0 |
|
|
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提升策略
|
李浩君
成佳梁
|
福建教育
|
教师发展
|
2024年48期 |
0 |
0 |
|
|
生态文明教育融入中职课程:实施现状、优化方式与创生机制
|
张婧
张学兰
苟海宁
|
福建教育
|
课程与教学
|
2024年48期 |
0 |
0 |
|
|
职业启蒙教育数字教材:内涵指征、建设困境和优化进路
|
王敬杰
|
福建教育
|
教材建设
|
2024年48期 |
0 |
0 |
|
|
从他律到自律、由自律到外烁——论修养职业道德的机制与方法
|
肖金星
盛夏
|
福建教育
|
思政广角_“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系列11
|
2024年48期 |
0 |
0 |
|
|
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载体适变、模式演变与治理权变
|
李政
|
福建教育
|
产教融合
|
2024年48期 |
0 |
0 |
|
|
倦怠背后的职业道德困境及可能疏解
|
郭岚
|
福建教育
|
思政广角_“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系列10
|
2024年44期 |
0 |
0 |
|
|
工业4.0时代香港职业专才教育产教融合的目标、举措与启示
|
钟亦洋
|
福建教育
|
区域探索
|
2024年44期 |
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