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表现性评价的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以《从<申报>看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近代史》为例
|
赵丽灵
|
中学历史教学
|
初中历史教学
|
2024年08期 |
0 |
0 |
|
|
概念的历史分量——以“民族国家”概念为例
|
唐玲
|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
课堂聚焦·课堂新探
|
2023年06期 |
457 |
0 |
|
|
田山花袋《少女病》中的近代都市空间
|
付诗雨
|
今日湖北
|
管理观察
|
2022年23期 |
449 |
0 |
|
|
近代汉语副词“元来”的历时考释
|
郭华
|
文渊·中学版
|
教育研究
|
2020年07期 |
613 |
0 |
|
|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中国近代史纲要”课育人价值及实现路径探索
|
王晓霞
王晓辉
|
文渊·小学版
|
高教研究
|
2021年04期 |
689 |
0 |
|
|
马礼逊《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对近代岭南报刊发展的影响
|
阳珂
|
文渊·小学版
|
教育研究
|
2021年03期 |
705 |
0 |
|
|
中国近代平民知识分子的科举生活记忆——以骆憬甫《浮生手记》为中心的考察
|
侯汪礼
|
真情
|
教育管理
|
2022年01期 |
811 |
0 |
|
|
爱国主义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培养——以我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为例
|
汪应洲
|
真情
|
课程教学
|
2022年01期 |
798 |
0 |
|
|
略议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四次觉醒的教育
|
许雅滨
|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
业界交流
|
2021年08期 |
1009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