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线投稿
在线选题
学者主页
学术机构
互知阅读
教研活动
开通VIP
登陆
浏览历史>
收藏>
个人中心>
全部
期刊
文献
标题
作者
单位
摘要
关键词
栏目
基金
文献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包含全部检索词
包含精确检索词
包含至少一个检索词
作者
出版物
期刊
文献
发表时间
-
海南师范大学
文献量:89
下载量:0
被引数:10
所在地区:海南海口
所属分类:师范类
联系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昆南路99号
官方网址:
www.hainnu.edu.cn
简介:
海南师范大学位于美丽的滨海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海口市,现有龙昆南、桂林洋两个校区,占地面积约3100亩,海南省重点大学,是海南省卓越师资、高级专门人才重要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建校至今,已为社会培养了18万余名基础教育师资和各类高级人才,被誉为“琼岛名校,教师摇篮”。
文献统计: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01 《科技》
作者:
陈文韬
卢泓羽
机构:
海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期刊
《中国科技教育》
2024年S1期
37 ,共1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02 “趋普避职”:谁不愿意让孩子上职校?——基于对“三州”地区15,428名初三学生家长的调查
作者:
沈有禄
万红渠
机构: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湖北省宜都市聂家河镇人民政府
期刊
《教育科学研究》
2024年09期
42-49 ,共8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在初中毕业后的升学选择中,家长及学生“趋普避职”现象较为普遍。通过对“三州”15,428名初三学生家长的调查,发现有54.8%的家长坚决让其孩子上普通高中,仅有31.1%的家长迫不得已而愿意将上中职作为其孩子上不了普通高中的替代选择。“趋普避职”现象在家庭所在地、家长职业、家长学历、家庭年收入水平以及孩子平时成绩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家长“趋普避职”最主要的原因是担心孩子上中职毕业后不好找工作、职业学校实训条件较差造成教育教学质量较低,以及管理松散造成的负面观感等。建议:(1)不能因“趋普避职”现象普遍存在,就否定中等职业教育,当前应巩固中等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2)“趋普避职”现象是可以改变的,采取有针对性的激励政策是可以将家长不愿意让其孩子上职校的意愿转变为愿意的。(3)要让家长愿意让其孩子上职校,最为重要的是要解决家长担心其孩子中职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学校管理问题以及中职毕业生工资福利低的问题。同时,教师应树立“普职平等”观念,通过职业启蒙教育与宣传及时消除学生及家长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与歧视。
关键词:
“趋普避职”;升学意愿;中等职业学校;初三学生家长;“三州”地区;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03 以教育家精神涵养教师职业幸福感
作者:
李乾锋
机构:
海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海南师范大学“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
期刊
《福建教育》
2024年46期
1 ,共1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在育人劳动中不断发挥自身潜能、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社会认同的意义感,以及因此产生的积极且深刻的主观愉悦感。《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指出:“到2035年,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是关乎教师的职业幸福、影响教育质量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教育家精神引领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蕴含,指明教育家应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弘扬教育家精神既是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力量和基石,又是涵养教师职业幸福感,让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之根本途径。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04 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内涵、特征与实现路径
作者:
沈有禄
机构: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期刊
《福建教育》
2024年17期
4-8 ,共5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回顾国家有关政策及法律规定可知,职业教育适应性是指职业教育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才成长的需求,其增强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最终以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学生成长成才。其主要特征有:服务强国建设的战略引领性、回应时代痛点的与时俱进性、将适应性落到实处的具体操作性。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需要加大政府投入,提升办学质量,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细化落实激励优惠政策,健全多元办学格局,协同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紧密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优化职业教育供给结构,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与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健全纵向贯通、横向融通,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三教统筹”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
职业教育适应性;强国建设;产教融合;“双师型”教师;三教统筹;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05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课堂教学的挑战与应对
作者:
李森
郑岚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教师发展研究院
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期刊
《课程.教材.教法》
2024年01期
39-46 ,共8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形式、角色、过程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但也存在对话的被动性、知识的不确定性、伦理的争议性、信息的安全性等局限,由此加剧了人们对智能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问题担忧,主要表现为教学主体地位的混淆、学生道德规范的模糊、课堂教学方式的单一和考核评价难度的提升。为有效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对课堂教学带来的挑战,提出通过教师、学生和技术三者之间的角色转型和关系重构创设有温度的课堂教学空间,通过有目标的教育、有意义的学习和有智慧的课堂建构有深度的课堂教学环境,通过宏观、中观和微观(国家、社会和学校)执行有力度的课堂教学制度,以推动课堂教学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课堂教学;个性化学习;高质量发展;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06 国际视野下的数学跨学科教育
作者:
汤牧文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期刊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24年11期
18-21 ,共4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在全球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跨学科教育、STEM教育正日益成为教育界关注的核心议题。在第15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15)上,全球数学教育领域的学者共同探讨当前数学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其中,“数学与跨学科教育/STEM教育”(TSG 3.16)得到了广泛关注,来自全球的研究团队分享了他们在跨学科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07 立足乡土资源培育家国情怀——冼夫人问题教学实施建议
作者:
李现红
刘晨轶
万婧
机构:
海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海南华侨中学
海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期刊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24年36期
40-43 ,共4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要求:“鼓励和提倡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在课标指导下,开发乡土课程资源,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统一意识和民族团结观念。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08 推进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论析
作者:
宋寒亮
陈连珠
机构:
海南师范大学
期刊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4年27期
73-75 ,共3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关键环节是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当前,我国大中小学普遍存在对法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思政课师资力量不足、各学段思政课教师缺少联动等问题。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一体化素质与能力,需从整体性、层次性、关联性等方面综合把握、统筹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以法治教育为切入点,探究大中小学思政课在法治教育目标、协同联动机制、跨段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创新路径,大力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
关键词:
思政课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法治教育;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09 巧用地方特色资源的议题式教学设计
作者:
马义米
陈燕密
机构:
海南师范大学
期刊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4年13期
58-60 ,共3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开展议题式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吸引力,有必要深入挖掘和发挥地方特色资源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与育人价值,形成思政教育合力。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资源利用,需要立足议题设计、情境创设、活动探究和议题评价四个基本环节,挖掘丰富生动且更生活化的地方特色资源加以支撑,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导,帮助学生将学科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在合作探究中深化知识、发展能力、提升素养。
关键词:
地方特色;议题设计;资源优化;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10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高校管理育人法治化探析
作者:
郑伟民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期刊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4年08期
36-39 ,共4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视域下,高校管理育人被赋予新的意蕴,即管理理念从管理走向治理、管理主体从一元走向多元、管理方式从强制走向协商。鉴于高校管理育人的多重复杂属性,它存在着制度体系有待完善、权益保障有待加强、自治文化有待培育等问题。推进高校管理育人法治化,需要建章立制,构建科学完备的管理育人制度体系;畅通渠道,健全正当权益保护和救济机制;注重教化,强化自治文化对立德树人的涵育和保障作用。
关键词:
治理现代化;高校;管理育人;法治化;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
1
2
»
导出/参考文献 (
0
)
点击复制
PDF在线阅读
价格:
0.00
元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支付
同领域学术机构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文献量:0
天水师范学院
文献量:5
西北师范大学
文献量:87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文献量:7
渭南师范学院
文献量:11
陕西师范大学
文献量:280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文献量:1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文献量:2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文献量:0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文献量:2
同地区学术机构
海南中学
文献量:12
海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文献量:0
海南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文献量:1
海南工商职业学院
文献量:0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文献量:2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
文献量:0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
文献量:1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
文献量:0
琼台师范学院
文献量:7
海南医学院
文献量:6
关于我们
版权公告
客服中心
在线咨询
用户建议
PDF在线工具
Copyright © 2021-2025 全科互知 |
赣ICP备2021006197号-4
|
新出网证(赣)字20417号
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372号
|
赣B2-20210313
| 技术支持:
道然科技
互知学术
全科互知
服务热线
400-181-3113
在线咨询
点击立即咨询客服
刊社入口
点击前往刊社入口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