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线投稿
在线选题
学者主页
学术机构
互知阅读
教研活动
开通VIP
登陆
浏览历史>
收藏>
个人中心>
全部
期刊
文献
标题
作者
单位
摘要
关键词
栏目
基金
文献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包含全部检索词
包含精确检索词
包含至少一个检索词
作者
出版物
期刊
文献
发表时间
-
首都师范大学
文献量:226
下载量:0
被引数:2
所在地区:北京
所属分类:师范类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三环北路105号
官方网址:
www.cnu.edu.cn
简介:
首都师范大学(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位于北京市,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首都师范大学建于1954年,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5年成立的通州师范,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市与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学校现有学科专业涵盖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语、艺术等,六十多年来已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二十余万名,是北京市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文献统计: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11 城乡学校结对帮扶的实践转向、问题审视及未来路径
作者:
李孔珍
李艳艳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期刊
《教育科学研究》
2024年07期
90-96 ,共7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是促进“城”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和实践调研,发现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正在实现从“单向扶困”到“双向互惠”的双重场域转向,从“一元资本”到“多元资本”的资本共享转向和从“一方选择”到“多方统筹”的行为惯习转向。同时,城乡学校结对帮扶也存在场域位置引发城乡学校“弱连接”,资本竞逐带来学校、教师间纠葛,惯习迟滞招致教师心理失衡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三方面探讨未来发展路径。
关键词:
城乡学校;结对帮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12 优秀教师缘何愿意投入跨区域支教——基于教师支教经历的质性研究
作者:
封鹆
李鑫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北京工商大学科学研究院
期刊
《教育科学研究》
2024年06期
75-81 ,共7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东西部教育协作的背景下,教师跨区域支教作为对西部地区教育资源“低洼地”的特殊帮扶,是实现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通过审思30位教师的跨区域支教经历,考察影响支教投入的关键因素,发现学校环境感知、师校互动、投入动机、实际投入和支教收获构成相互影响与制约的支教投入机制;嵌入学校的能动性、“三类学校”比较中形成的学校感知、受援学校结构分别对支教投入产生主导性、调节性和外在驱动性影响;责任、韧性和自主是高支教收获的关键属性;支教投入兼具稳定性与动态性、连锁反应性和情绪感染性。
关键词:
跨区域支教;支教投入机制;质性研究;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有效融入统编语文教科书
作者:
杨杨
刘珊
李新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期刊
《教育科学研究》
2024年06期
68-74 ,共7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文化记忆,它具有典型的凝聚性结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回应、认同和延续,是语文教科书理应承担的责任。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各国文化发展同质化趋势的冲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的多样性以及文选型教科书的特质使得语文教科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多重困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统编语文教科书,需要树立尊重多元与坚持文化自觉的传统文化教育意识,丰富统编语文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与载体形式,促进统编语文教科书从文选型向整体型的过渡。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文教科书;文化记忆;统编教材;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14 基础教育与国家现代化:教育视域的历史考察与现实省思
作者:
朱晓宏
崔晓鑫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期刊
《教育科学研究》
2024年06期
28-35 ,共8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从世界教育史视域看,各国基础教育体系的确立与国家现代化过程相伴相随,并成为社会安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英国作为工业革命发起国,回溯其基础教育经验并尝试从教育学视域梳理国民教育与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内在关联,探究基础教育的原初意旨。以史为镜,从教育专业立场审视当前基础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守正创新,厘清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学校教育变革新思路。
关键词:
基础教育;工业革命;国家现代化;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15 教师鼓励学生提问的循证实践:表现、溯因与改进
作者:
张薇
王陆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期刊
《教育科学研究》
2024年05期
44-50 ,共7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当前中小学课堂中普遍缺乏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的行为。按照“提出问题—获取证据—评估证据—应用证据—效果评价”的循证实践研究范式,借助基于大数据的课堂观察、路径分析、深度访谈、行动研究等方法,探索循证视域下教师改进鼓励学生提问行为的实践路向。研究结果表明,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行为受到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综合影响,基于大数据的循证教学研究促进了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和实践性知识的发展,并且提升了学生提出问题的数量及质量。
关键词:
循证实践;教师鼓励学生提问;大数据;教师专业发展;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16 在实践中汲取由外及内的力量:职前教师情绪调节策略与职业认同的关系研究
作者:
贺文洁
田国秀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期刊
《教育科学研究》
2024年04期
64-72 ,共9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职业认同是职前教师成为教师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对职业认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为了更全面地分析影响职前教师职业认同的因素,从职前教师感知的角度,依托15所师范大学的752名职前教师,从反思性学习、实践导师指导、情绪调节策略等变量的测查出发,探究实践中由外及内的不同因素对职前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实践导师指导作为有力的支持资源,能够积极影响职前教师的反思性学习,并通过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发挥作用:深层扮演策略、自然流露策略对职业认同有积极作用,表层扮演策略对职业认同有消极作用;反思性学习对深层扮演策略和自然流露策略有积极影响,对表层扮演策略有消极影响,并对职业认同有直接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情绪调节策略;实践导师指导;反思性学习;职业认同;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1
17 基于儿童全面发展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重构研究
作者:
康晓伟
刘莹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小学课程研究中心
期刊
《教育科学研究》
2024年04期
13-20 ,共8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教师教育课程是教师教育的内容载体,培养高质量的中小学教师是教师教育活动的直接目的。智能时代对培养什么样的儿童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什么样的儿童观来引领教师教育课程变革已经成为教师教育研究的重要问题。传统教师教育课程由于目标指向学科教学而忽视儿童全面发展,内容缺乏本土化儿童学课程,实施未重视实践性知识,评价缺乏循证迭代而不适应儿童全面发展需要。基于此,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需要基于儿童全面发展的需要设置教师教育课程目标,围绕儿童全面发展重构跨学科教师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在教师教育课程实施中重点培养师范生的实践性知识,以循证理念改革教师教育课程评价。
关键词:
儿童全面发展;教师教育课程;教师培养;师范专业质量;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18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的校外教育
作者:
薛海平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中小学生校外教育研究院
期刊
《教育科学研究》
2024年04期
1 ,共1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近期,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违规竞赛问题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对如何发挥校外教育有益补充作用的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围绕教育强国建设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同时指出,“学校、家庭、社会要紧密合作、同向发力,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实践,共同办好教育强国事业”。校外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校外教育的办学场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具有灵活性、多样性的特点,赋予了校外教育在满足学生和家长差异化、个性化教育需求方面的独特优势。因此,建设教育强国背景下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校外教育高质量发展。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19 中小学校内部治理的“碎片化”表现及其改进
作者:
王申
张爽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期刊
《教育科学研究》
2024年03期
43-50 ,共8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中小学校内部治理“碎片化”现象制约学校高质量发展。“碎片化”具体表现为领导决策系统分散、隔离、对立,贯彻执行系统各自为政,民主监督系统缺少权力实现机制,各系统之间沟通交流不顺畅、信息共享不对称。“碎片化”的原因在于个体层面采取缺乏规约的“逐利”行动,组织层面过度集权化和部门间互联互通不够,个体与组织交互层面的制度机制缺乏协调与整合,以及信息资源受到控制和垄断。基于整体性治理理念,应当从三个方面应对“碎片化”现象:一是明确治理目标,树立整体价值观念;二是凝聚多元力量,实现协同共治;三是建构有机融合的正式与非正式制度,促进信息资源高效整合与开放共享。
关键词:
中小学校;内部治理;碎片化;整体性治理;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20 压力观对教师情绪衰竭的影响机制研究:时间贫困的中介作用
作者:
刘田雨
王强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期刊
《教育科学研究》
2024年02期
51-57 ,共7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容易遭受情绪衰竭困扰,通过有效途径降低其情绪衰竭尤为关键。压力观是保护教师情绪的有效因素,但其影响情绪衰竭的内在机制尚不清晰。基于压力观理论和稀缺理论,时间贫困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潜在中介。因此设计两波点纵向研究,提出并检验中介模型,探讨压力观对中小学教师情绪衰竭的影响及时间贫困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压力观对教师情绪衰竭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时间贫困在压力观和情绪衰竭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建议教师树立积极压力观以缓解教师职业倦怠;多方主体合力助教师时间减负,改善教师时间贫困问题。
关键词:
教师;压力观;时间贫困;情绪衰竭;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
1
2
3
4
5
6
...
11
12
»
导出/参考文献 (
0
)
点击复制
PDF在线阅读
价格:
0.00
元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支付
同领域学术机构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文献量:0
天水师范学院
文献量:5
西北师范大学
文献量:87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文献量:7
渭南师范学院
文献量:11
陕西师范大学
文献量:280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文献量:1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文献量:2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文献量:0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文献量:2
同地区学术机构
广渠门中学
文献量:13
北京市第十五中学
文献量:0
牛栏山一中
文献量:0
北京市一六一中学
文献量:0
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文献量:6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文献量:8
汇文中学
文献量:20
北京市八一中学
文献量:0
景山学校
文献量:7
北京市第十三中学
文献量:3
关于我们
版权公告
客服中心
在线咨询
用户建议
PDF在线工具
Copyright © 2021-2025 全科互知 |
赣ICP备2021006197号-4
|
新出网证(赣)字20417号
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372号
|
赣B2-20210313
| 技术支持:
道然科技
互知学术
全科互知
服务热线
400-181-3113
在线咨询
点击立即咨询客服
刊社入口
点击前往刊社入口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