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线投稿
在线选题
学者主页
学术机构
互知阅读
教研活动
开通VIP
登陆
浏览历史>
收藏>
个人中心>
全部
期刊
文献
标题
作者
单位
摘要
关键词
栏目
基金
文献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包含全部检索词
包含精确检索词
包含至少一个检索词
作者
出版物
期刊
文献
发表时间
-
首都师范大学
文献量:226
下载量:0
被引数:2
所在地区:北京
所属分类:师范类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三环北路105号
官方网址:
www.cnu.edu.cn
简介:
首都师范大学(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位于北京市,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首都师范大学建于1954年,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5年成立的通州师范,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市与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学校现有学科专业涵盖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语、艺术等,六十多年来已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二十余万名,是北京市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文献统计: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81 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
作者:
邹慧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
期刊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4年19期
87-90 ,共4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浓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神的重新返场,引领世界现代化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在推进过程中采用的统筹、协调、渐进化推进方式,得益于对中华传统关联思维、中庸智慧和外推思想的借鉴。中国式现代化旨在实现对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和“真正的共同体”的终极追求,赓续中华传统对理想人格和大同社会的殷切期盼。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内涵;实践过程;目标愿景;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82 “两个结合”视域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逻辑
作者:
于红霞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
期刊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4年19期
30-33 ,共4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与“两个结合”的推进具有内在一致性,中国共产党正是在坚持“两个结合”的过程中解决了中国近代以来的发展问题,回应并解答了世界的关切,从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从“两个结合”的视角审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和发展,体现出鲜明的逻辑理路:从理论逻辑看,人类文明新形态筑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基因;从实践逻辑看,人类文明新形态熔铸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从价值逻辑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得益于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从世界逻辑看,人类文明新形态在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赋惠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关键词:
“两个结合”;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逻辑;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83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实践策略
作者:
周杨
陈雯
周丽楠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期刊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4年18期
9-11 ,共3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我们在新时代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阵地。结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相关要求,教师可从教、学、评三个维度,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关键词:
教学评一体化;习近平文化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84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视域下公民意识教育探析
作者:
吉璐瑶
康文中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一零一中学
期刊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4年15期
51-53 ,共3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公民意识是衡量国家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基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视域,统筹大中小学公民意识教育,构建小学启蒙公民意识教育的认知、中学深化公民意识教育的分类和大学提升公民意识教育的成果这一循序渐进、系统化、可持续的公民意识教育体系,有利于培养具有强烈爱国意识、基本法律常识、积极主体意识、社会公德意识和生态忧患意识的合格公民。
关键词:
公民意识教育;思政课一体化;目标导向;目标层次;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85 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创新路径
作者:
杨四毛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
期刊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4年09期
103-104 ,共2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是高校思政教育重要任务。高校思政教育有职责引导青年学生深刻认识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底蕴。因此,如何将传统文化全面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重大课题。这需要全面把握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找准传统文化与思政教学的内在契合点,并在此基础上,有效优化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方式和内容设计。最重要的是,探索如何实现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有机结合的途径。有机结合的基本前提是两者具有一定内在契合性。从育人角度看,传统文化和高校思政教育价值旨趣一致。德育是传统文化的优良基因,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86 推动黄河文化实现“两创”——历史、实践、价值的三重视域
作者:
屠晶晶
李国涛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
山东政法学院
期刊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4年04期
68-71 ,共4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习近平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助推黄河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打造优越的黄河形象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力推进黄河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还是深度研究黄河文化的内在要求.因此,大力推动黄河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坚持领导主体与实践主体心心相印、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同频共振、文脉赓续与资源开发互动融合.新时代,助推黄河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有益于展现中华文明独有魅力,又有利于赓续历史文脉,坚定中华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慧力量.
关键词:
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历史域;实践域;价值域;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87 主体间性视角下第二课堂思政育人模式探析——以小导师行动计划项目为例
作者:
李媛
阚萍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
期刊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4年03期
75-77 ,共3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相对教学第一课堂而言,高校第二课堂是以育人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提高综合素质为重点的教育场域,同样承担着价值引领的重要作用。从主体间性教育理论分析,高校第二课堂存在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不足、活动设计缺乏高水平教师队伍指导等问题。小导师行动计划项目探索出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融合、搭建平等对话平台的第二课堂思政育人思路,为实现全员育人提供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
人才培养;主体间性;第二课堂;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88 “克罗地亚佩列沙茨跨海大桥”试题设计
作者:
曾文婷
涂本凯
曾涛
机构:
横琴粤湾深度合作区首都师范大学子期实验中学
东莞市松山湖北区学校
期刊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24年36期
65+80 ,共2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一、试题设计由中国参建的克罗地亚佩列沙茨跨海大桥荣获2023年度FIDIC卓越项目奖,该桥抗震等级高,经过欧盟海洋自然保护区时,在桥桩水下部分设置环形气泡幕。图1示意佩列沙茨跨海大桥位置,图2示意环形气泡幕原理[1]。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89 基于DOK学习模式的地理空间能力培养——以人教版教材“锋面系统”为例
作者:
宋格
马珏
杨光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学校中学部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
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期刊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24年32期
48-51 ,共4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基于韦伯知识深度学习模型,以人教版教材选择性必修1“锋面系统”为例设计了教学案例,并从DOK-1至DOK-4的4个学习进阶阶段,介绍了学生高阶思维及地理空间能力的培养,旨在以地理学科的科学性和人文性为引领,为培养勇于探索、钻研国家关键核心问题的创新型人才做好基础教育导向。
关键词:
深度学习;DOK学习模式;地理空间观;锋面系统;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90 基于科学素养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以“人口容量”为例
作者:
赵璐
万敏
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大兴附属中学
期刊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24年30期
51-55 ,共5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科学素养培养是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科学素养培养为导向,将科学素养组成要素的四个方面,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态度融入地理教学,助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以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人口容量”为例,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课后思考等环节进行融入科学素养的地理教学设计,为一线教学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科学素养;区域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
1
2
...
8
9
10
11
12
»
导出/参考文献 (
0
)
点击复制
PDF在线阅读
价格:
0.00
元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支付
同领域学术机构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文献量:0
天水师范学院
文献量:5
西北师范大学
文献量:87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文献量:7
渭南师范学院
文献量:11
陕西师范大学
文献量:280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文献量:1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文献量:2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文献量:0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文献量:2
同地区学术机构
广渠门中学
文献量:13
北京市第十五中学
文献量:0
牛栏山一中
文献量:0
北京市一六一中学
文献量:0
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文献量:6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文献量:8
汇文中学
文献量:20
北京市八一中学
文献量:0
景山学校
文献量:7
北京市第十三中学
文献量:3
关于我们
版权公告
客服中心
在线咨询
用户建议
PDF在线工具
Copyright © 2021-2025 全科互知 |
赣ICP备2021006197号-4
|
新出网证(赣)字20417号
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372号
|
赣B2-20210313
| 技术支持:
道然科技
互知学术
全科互知
服务热线
400-181-3113
在线咨询
点击立即咨询客服
刊社入口
点击前往刊社入口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