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程化的早期探索及其当代价值
顾晓英 李林
建党前后,李大钊率先借助中国旧有高校讲坛传播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程化。在军阀政府等“反传播”势力阻挠和破坏下,马克思主义能进入课程体系,除了得益于蔡元培主持的北京大学采取“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方针、青年学生在思想大杂烩中“要求进步,渴望新的思想境界”以外,李大钊国民性改造思想发展为建构“无产阶级新人”的马克思主义转向,至关重要。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程化过程中,李大钊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理论宣传、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学术研究、以致用为原则作出实践指导、以革新为目标展开教师组织,不仅储备了革命政党的精英人才、生发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萌芽,还推进了理论认知与实践运用的有效互动、壮大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力量。回顾总结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程化的早期探索,对于推进新时代思政课展现新气象新作为,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