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期刊
文献
标题
作者
单位
摘要
关键词
栏目
基金
文献检索
包含全部检索词
包含精确检索词
包含至少一个检索词
作者
出版物
发表时间
-

“中国近代史”学的南移与凝聚——1930年代武汉大学近代史的兴起

谢盛

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所

在1930年代的8年时间内,武汉大学史学系承接了清华大学“中国近代史”学的研究新风,汇聚了近代史研究活跃的清华大学、东南大学、金陵大学、光华大学的近代史学者,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发表了罗家伦撰写的《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意义和方法》,开启了“近代化”模式的研究路径,实践了兰克实证主义史学与鲁滨逊新史学结合的理论及方法;成为近代史学的评论中心和信息集散地。武大史学系的近代史教学已成规模,以近代史为题撰写毕业论文的人数相当可观;一批与中国近代史有关的讲义得以印行,并出版了全国性的教材——陈恭禄的《中国近代史》。在民国教师队伍流动性极强的背景下,武汉大学史学系坚守“中国近代史”学的阵地,成为该领域的研究重镇之一。
【栏 目】 中国史研究
【分 类】 中等教育
【出 处】 《历史教学问题》2024年06期 第63-70+44+178-179页 (共11页)

相关文献

导出/参考文献
[1]谢盛,. “中国近代史”学的南移与凝聚——1930年代武汉大学近代史的兴起[J]. 历史教学问题 . 2024(06): 63-70+44+178-179.

PDF在线阅读

《“中国近代史”学的南移与凝聚——1930年代武汉大学近代史的兴起》

价格:0.00

Copyright © 2021-2025 全科互知 | 赣ICP备2021006197号-4 | 新出网证(赣)字20417号
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372号 | 赣B2-20210313 | 技术支持:道然科技

sasa 互知学术
sasa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