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大后,我们也许会发现,我们的理想已经走了样,但只要理想的灵魂还在,就足够了。午后阳光明媚,空气中弥漫着令人心旷神怡的味道。趁着大人午睡,我和林林偷偷溜到楼下荡秋千。“你说,我们长大后会是什么样子呢?”林林仰着头,微眯着眼问我。我轻轻地晃动着秋千,惬意地闭上眼:“我想,我会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站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努力工作,住大房子,让爸爸妈妈过上幸福的生活。当然啦,我们两个肯定还是彼此最好的朋友,你别想甩掉我!”
摘要:年少时的热情,总是来得很快,去得也很迅疾。在《波兰来客》一文里,北岛这样写道:“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我偶尔觉得,即便不饮酒,也能感受那种梦破碎的声音。当然,我的梦不如北岛宏大,不渴求什么轰轰烈烈的爱情,也不奢望有穿越世界的旅行。但在我的青少年时期,确实做过一个关于文学的斑斓的梦。
摘要:人生没有标准答案,是那些梦想,让我们的青春与众不同。初中时,我才来到镇上,像一只仓鼠小心翼翼地探出头,去感知外面的世界。以前住乡下姥姥家,家里有台电视机,只能收到两个频道,所以更多的时间,我都是一个人坐在山坡上发呆,听风声、鸟声……到了镇上,这些声音都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喧闹的音乐。
摘要:随着不断成长,人生将会迎来许多全新的挑战,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不断地调整自己,那些灵气就会渐渐泯灭。直到选定沙和尚做笔下的主人公,我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离当年心中的那个孙悟空已经很远了。小时候,我最喜欢的荧幕形象就是孙悟空。那时智能手机还不像现在这样普及,对我们孩子来说,电视才是最有魅力的电子产品。每年寒暑假,我做完作业,无事一身轻,总会黏在沙发上看很长时间的电视。
摘要:少年的帆已张,青春的梦正启航,我们各自走在自己青春最好的道路上,这不就是我和他最该有的样子吗?高二秋季运动会前,我在体育委员的再三游说下报了女子3000米长跑。运动会当天,眼看马上就是烈日当头了,学校决定,男子5000米和女子3000米长跑分别从操场的两个起跑点同时开始起跑。乌泱泱的一群人像被扔进了大海一样,各自奋力挣扎着向岸边游去。400米的椭圆形操场被赋予了七圈半的数字之后,就像深不可测的海底一样,成了我到不了的远方。当初答应报名时有多豪迈,此刻就有多狼狈。
摘要:我发现我更愿意做本来的自己,这样更舒服,更自在,更是我自己。在我很小的时候,我所喜欢的人很少很少。不是因为我挑剔,我不是那种难搞的小孩。正好相反,我极其老实安静,几乎不提需求。我喜欢的人很少很少,因为喜欢我的人很少很少。我看起来木讷、眼神呆滞,但感受力很强。我能感受到对方看我时是漠视还是嫌弃。更何况,那时候很多大人并不掩饰这种神态,有时候还会脱口而出:“这孩子也太孬了。”“孬”在我们老家有“不出头、没出息”的意思。
摘要:我不在南山,又能时而见到南山。得兼鱼和熊掌的一部分,遂成平凡的生活。大扫除时,我从柜子里翻出一个灰色的文件夹,它本该是透明的,只是落满了灰尘。打开一看,竟然是高中时的作文本,第一面是诗人赵恺和绿蒂的签名。“啪——”我拍了拍额头,迅速把它合上,没想到飞起一股灰,“呸呸”,我连连啐道。过了一会,又忍不住把它打开。诗人的签名很长,横跨了整整一张纸。我用手指沿着笔画向下滑,仿佛又见到了那个已渐行渐远的自己。
摘要:懵懂的我曾想摘下月亮,可等到真正走进夜空,看到星星逐一点亮,向着月亮出发的人爱上了璀璨的星光。儿时的仲夏夜,楼房里闷热无比,我们全家人最喜欢爬上屋顶纳凉。在混杂沥青的水泥地上随意铺上一张凉席,一家人或坐或卧,等清风拂面,聊家长里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惬意时光。小小年纪的我,常躺在凉席上观察夜空。漫天繁星下,大人们忙着指认这个星座、那个星座,唯独我喜欢盯着一轮月亮。试想,满目漆黑之中,群星固然抢眼,但谁又能与月亮争辉呢?
摘要:幼时我想做大王,病痛痊愈后我想做医生,理由不是能救死扶伤,而仅仅是觉得医生厉害,连大人都要听他们的话。▲许秀兰说,明明是这条街上最调皮的孩子。明明是我的小名。七八岁的年纪,我个头比同龄人高一截,贪玩、爱闹腾,整天带领一帮朋友四处闯荡,在专属于我们的江湖叱咤风云,是当之无愧的孩子王。在各种武侠电视剧的熏陶下,我在废弃的工地旁找了一座土堆划山为王,小伙伴们则按个头依次封为大弟、二弟、三弟……我豪迈地站在所谓的“山头”,看着我的小弟们整整齐齐地站着,一种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摘要:那些遗落在风里的梦想,他还记得吗?搬家的时候,我翻出了学生时代的旧物什。从一本泛黄的歌词本里掉落出一张CD,它将我的记忆拉到了从前。十年了,不知送我CD的那个人,现在过得怎么样?那些遗落在风里的梦想,他还记得吗?读中学的时候,貌似每个人手上都有一本精美的歌词本。这本子,一定是读书时代所拥有的本子中质量最好的,那上面不仅抄了那时候流行歌曲的词儿,还贴满了自己最喜欢的明星贴纸。
摘要:生活应当是脚踏实地地仰望星空。在鼓浪屿,我总爱端着一杯热茶坐在窗边,阳光透过落地窗洒下来,温热的触感是轻飘飘的,像是摇曳的芦苇在轻抚碧蓝的海浪。岛上有许多无主的小猫,每每日光暖和,便慵懒地躺在地上伸懒腰。行人和轮船来来往往,这座小岛始终包容而热情。海边的晚霞总是色彩缤纷,橘红色的夕阳与一望无际的海面交相辉映,遥远的海岸线上,有两只海鸥飞起,仿佛在追逐那半掩面的落日。
摘要:一颗掉落泥淖的种子也能开出鲜艳的花朵,人生也是如此。无论生活多糟糕,我们也要勇敢地追逐最初的梦想。过年回老家,跟初中同学聚了一次。同学们围坐着,开始了寒暄。我们已经毕业多年,每个人早已经踏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彼此相知甚少,所以只能聊一些可有可无的话题,很快谈话的氛围就冷了下来。其中一个女同学为了活跃气氛,抛出了一个问题,让我们猜哪个同学回到我们的初中母校成为一名教师,还说我们肯定猜不对。
摘要:“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偶然听到电台里播放着这首老歌。这歌让人仿佛变成了锈红色墙角露出的那枝孤独的红蔷薇,风儿一吹,它就摇摇晃晃地跌进年少时的梦里。年少时的梦,究竟是什么呢?这梦是青春里明艳瑰丽的彩虹,是悄然而至、从不爱打招呼的积雨云,是孤独又温柔的白月光,是酸甜交织的新鲜柠檬水,是寄不出去的信,是跳跃成CD机上单曲循环的音符……在未来的某一天,这梦将璀璨绚烂的青春和人生中的所见所闻交织在一起,变成我们未曾见过的样子。
摘要:[幻夏]我在这,你在哪里夏天是炎热的,阳光永远不止一米;高三是段悲催的时光,考卷永远不止一打。两个无法言说的痛苦交错在一起,却诞生了一场华丽的旅行。那天,我们顶着烈日,踏着焦土,抱着传说中的“颜如玉”和“黄金屋”从生活了两年的教学楼走向被称为“魔窟”的高三楼。我一边抱怨一边追随同学们的步伐来到新教室。我在墙体上找到了宣泄的痕迹,准备坐下时,又发现椅子居然是断腿的。高三生活就是这样开始的,在我手足无措时突然告诉我,它到了。
摘要:升高中时,因为在广州补录失败,我不得不回到阔别许久的农村老家读书。爸爸几经联系,在隔壁镇找到了一所比较好的高中,所幸我的分数加上一个从未见过面的远房亲戚的“介绍”,我得以顺利入读。“你大了,可以自己去吧?”爸爸这句话似在问我,实则根本没打算送我到新学校。于是,开学第一天,我一个人拖着一床被子和一只红色的大桶在斑驳的楼道间吭哧吭哧地走着,一直吭哧到最后一层,才找到我的宿舍。那是我见过的最大的宿舍,足足能容纳22人。

互知学术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