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反对神学神权的有力武器,“人权”话语兴起于启蒙运动,以将人从神的压迫中解放出来为目的,倡导自由、民主、博爱,呼吁个性张扬,对近代西方社会思想解放、社会进步产生了重大作用。但西式人权根源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代表资产阶级根本利益,具有政治国家层面的平等和市民社会层面实际的不平等形成强烈对比的特点。马克思就此展开批判性阐述,认为真正的人权应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摒弃阶级属性,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与平等。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人权思想传入我国,逐渐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一是将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权因子相结合,吸收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积淀下的人权、人文关怀,打牢历史根基,让马克思主义人权具有中国特色。二是将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回应现实、解决问题,回应现实的过程也是检验和丰富理论的进程。以马克思人权观解读为引子,以“两个结合”为切入口,探讨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意义重大。

互知学术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