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期刊
文献
标题
作者
单位
摘要
关键词
栏目
基金
文献检索
包含全部检索词
包含精确检索词
包含至少一个检索词
作者
出版物
发表时间
-

爱的多重性与死的必然性之间的辩证法——《迷娘曲》解读

韩再彬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迷娘曲》出自歌德《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迷娘(之一)》节选自《迷娘曲》,理解课文内涵,需要从《迷娘曲》入手才能整体理解。迷娘短暂的一生是爱与死交织着的协奏曲,其中神秘的死亡与热烈纯洁的爱,始终是迷娘短暂而脆弱的生命中缠绕不清的两条线索。迷娘之爱是威廉成长过程中必然的告别,迷娘之死则并非威廉主观的狠心抛弃,而是“成长”命运的“不愿意”。分析迷娘爱的多重性与死的必然性之间的辩证法,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迷娘曲》潜藏的意义。
【栏 目】 课堂_文本解读
【分 类】 基础教育
【出 处】 《语文教学通讯》2024年28期 第31-33页 (共3页)

相关文献

导出/参考文献
[1]韩再彬,. 爱的多重性与死的必然性之间的辩证法——《迷娘曲》解读[J]. 语文教学通讯 . 2024(28): 31-33.

PDF在线阅读

《爱的多重性与死的必然性之间的辩证法——《迷娘曲》解读》

价格:0.00

Copyright © 2021-2025 全科互知 | 赣ICP备2021006197号-4 | 新出网证(赣)字20417号
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372号 | 赣B2-20210313 | 技术支持:道然科技

sasa 互知学术
sasa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