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期刊
文献
标题
作者
单位
摘要
关键词
栏目
基金
文献检索
包含全部检索词
包含精确检索词
包含至少一个检索词
作者
出版物
发表时间
-

意象联想法在古诗阅读中的意境还原操作

李敏灏

昆山市实验小学

在小学古诗学习中,许多 同学常常感到困惑:明明认识 诗句中的每一个字,却很难理 解整首诗的意思。比如贺知章 写“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 下绿丝绦”,为什么要用碧玉 来形容柳树?王维的“空山新 雨后,天气晚来秋”,“空山”“新 雨”这些普通的景象,藏着诗 人怎样的心情?其实,古诗里 的这些景物描写都不是随意为 之,它们有个特别的名字—— “意象”。掌握意象联想法, 就能把这些景物串联起来,由 此还原出诗人笔下的画面和情 感。
【分 类】 基础教育
【出 处】 《人生与伴侣》2025年06期 第55-57页 (共3页)

相关文献

导出/参考文献
[1]李敏灏. 意象联想法在古诗阅读中的意境还原操作[J]. 人生与伴侣 . 2025(06): 55-57.

PDF在线阅读

《意象联想法在古诗阅读中的意境还原操作》

价格:0.00

Copyright © 2021-2025 全科互知 | 赣ICP备2021006197号-4 | 新出网证(赣)字20417号
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372号 | 赣B2-20210313 | 技术支持:道然科技

sasa 互知学术
sasa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