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代,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高校应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青年学生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公共管理类专业要充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自身学科特色与学生学习成长需求,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不断总结育人规律、凝练教学经验,切实推进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努力提升教学实效。由杜国明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课程思政:基于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实践?一书,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思政教育基础理论与实践成果,围绕
摘要:随着新文科建设的全面推进,构建多元交叉的立体化、全方位专业学科育人格局,成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育人的新方向。要从跨学科融合视角,多维度、宽领域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专业课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政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理念,促进学生人文素养、思想品质与政治素养全面发展,培养出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优秀文科人才。由马建辉和张明新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文科背景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一书,按照七大文科门类进行划分,全面展现了各学科专业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经验与教学成果,围绕课程思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明确高等教育要重视引入课程思政内容。2020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指明了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方向、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实现门门课程有思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21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1年工作要点》指出,高校要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大格局,将思政教育深度融入各类课程,建立覆盖所有课程的育人网络。自此,全国高校开启了以“三全育人”为导向的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进程。
摘要:创新创业如同激流勇进的江河,汇聚着创业者的智慧与勇气,以服务未来发展为崇高使命。在这条奔腾的河流中,大学生如同新生的浪花,承载着国家的希望与梦想。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仅是为了激发其创造力,还是为了避免社会陷入僵化的“一潭死水”。在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并非孤立存在的,而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相连。两者之间的融合,如同两条溪流的交汇,共同滋养着大学生的心灵与智慧。这种融合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还在实践中展现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摘要:高校育人工作要善于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想教育融合式发展。在兼顾教书与育人过程中,用好多元育人资源,构建整体性教育话语体系,打造多元主体参与育人的高等教育新格局。为此,高校既要将思政教育当成育人主阵地,也要以专业教育为载体,打通高校育人渠道,在担负立德树人重任的基础上,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全方位融合,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发展。

互知学术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