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古代关于生成教学有着深刻的理论阐述与丰富的实践经验。长期以来学界对生成教学的研究存在遗憾,若想弥补遗憾,应认识到:不能否定课堂教学的有序性;课堂的封闭性是一个客观存在;课堂的稳定性、可控性不能被颠覆;“生成”不是对预设的超越,更不是改变,而是学生对学习目标自主、曲折的达成;课堂是可控的,可预期的,不存在变动不居的课堂。生成教学指的是教师不给学生奉送答案,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达成,把“知其所以然”的权利交给学生,从而实现“三个转变”。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体验、参与、出错、纠错、内化、生成,从而构成“预设—生成”课堂模式全流程。

互知学术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