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近指远 守约施博——浅析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难点的突破路径
王波 毕素红
教学难点指教学中有困难的地方,是教师不易讲清楚、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教学难点既可以是具体的知识点,又可以是理清线索的知识线,还可以是覆盖更广的知识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教师在进行模块教学时要“选择和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采取多种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通过对重点内容、核心概念、关键问题的理解,带动对整个学习专题的探讨和认识。”[1] 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在合理选择教学难点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中有策略地突破。一般而言,教学难点的突破需在综合考量知识、学情和现实三者的基础上,针对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由下位到上位,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理解、知识迁移到知识认同,最终达成教师教学质量提升和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