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期刊
文献
标题
作者
单位
摘要
关键词
栏目
基金
文献检索
包含全部检索词
包含精确检索词
包含至少一个检索词
作者
出版物
发表时间
-

艺术智能化评价的意涵、隐忧及超越——以“小学美术”为考察中心

金兢 李润洲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杭州市天长小学

艺术智能化评价是指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的一种评价。在大数据时代,艺术智能化评价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其客观的数字化取向与艺术的创造性、情感性存在着内在冲突,具体表现为智能的工具理性和逻辑算法造成了艺术评价的数据性依赖,限制了艺术的创造性表现,削弱了艺术的情感性表达,存在着将艺术创作“物化”的隐忧。基于“关系性自我表达”的艺术智能化评价是基于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沉淀,由“物”向“人”的客观、可视、动态的评价。其超越路径主要表现为整合图像与文字数据,形成关系性自我指标,构建人机协同评价,推送艺术智能学习服务,最终实现从“表层自我”抵达“深层自我”的艺术生命的创造与情感表达。

相关文献

导出/参考文献
[1]金兢,李润洲,. 艺术智能化评价的意涵、隐忧及超越——以“小学美术”为考察中心[J]. 课程.教材.教法 . 2025(05): 138-143.

PDF在线阅读

《艺术智能化评价的意涵、隐忧及超越——以“小学美术”为考察中心》

价格:0.00

Copyright © 2021-2025 全科互知 | 赣ICP备2021006197号-4 | 新出网证(赣)字20417号
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372号 | 赣B2-20210313 | 技术支持:道然科技

sasa 互知学术
sasa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