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摘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何谓大概念?北京师范大学李凯教授在《新高中历史教学应重视大概念》一文中指出,学科大概念要“能够涵盖一系列历史要素,寄托一定的价值观,并且围绕它能够设计出明确的问题。”[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於以传老师认为:“当下在高中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大概念,其立意投射到历史教学,当指以核心概念或观点统摄内容结构,以学史情境的创设揭示内容结构所蕴含的史学方法与价值观念,通过引导学生模仿、迁移运用史学思想方法,达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2]123
-
-
-
-
摘要:引言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了解学生、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理解、温故知新的重要方式。通过科学合理的作业布置和高效的作业批改,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也可以为教师后续开展教学活动提供参考。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作业布置与批改工作。在“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应结合课程标准要求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切实落实“减量”,“增效”工作要求,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因此如何在英语作业中做到减量增效成为了广大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有必要展开相关研究。
-
摘要: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仪式感无处不在。法国童话《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中国人向来是注重“仪式感”的。那么在英语教学中能不能通过仪式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下面是笔者的几个实践。首先,必须先说一下小组教学。小组的划分标准就是根据学生的总成绩排名平均分组,注意考量学生的学科平衡,座位排序的话按照前三后三一条龙排列,即为1对6,2对5,3对4,这样做的好处是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有疑惑的话可以方便解决,而且效果会相对较好,因为1号为学习最好的学生,
-
-
-

互知学术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