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核心素养落实打造小学数学灵动课堂——“鸽巢原理”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黄惠真
课堂是教学的第一主阵地,纵观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总是把目光投掷在知识技能的教学上,采用流程化形式进行教学设计,如工厂流水线般制造生产出产品。这样的形式虽然快捷、省力,看似行之有效,但久而久之,在一定程度上课堂便失去了灵性和生机,从而变得枯燥、乏味。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令人喜欢的小学数学课堂应是灵动的课堂,简约中彰显着深刻。“灵”,即灵活、灵气,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灵活,课堂问题设计灵活,把学生培养成思维灵活、爱学习、会学习、有灵气的学生;“动”,即生动,互动,让每一堂数学课都富有趣味性、生动性,能真正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变学生被动为主动,让课堂成为师生平等对话、生生迸发思维火花的探究舞台,从而让学生经历知识、技能、情感的动态生成过程。灵动课堂的核心理念是从核心素养角度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课堂充满灵性和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