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期刊
文献
标题
作者
单位
摘要
关键词
栏目
基金
文献检索
包含全部检索词
包含精确检索词
包含至少一个检索词
作者
出版物
发表时间
-

图像的证词:漫画释读与教学转化——以2023年全国卷“蛛网里的科西嘉蜘蛛”一题为例

陈建春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未来教育学院 广东省中山市华侨中学

“漫画”一词起源于意大利文“cartone animato”,“意为夸张”[1],“在西文里译作Caricature,用来指代讽刺性的文字与图画,其义是‘夸张或者极度夸张的一种特殊技巧,使用简练的表达方式进行暗示’”[2]。不同地方对漫画的界定略有不同,比如《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表述为“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
【分 类】 中等教育
【出 处】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4年10期 第31-34页 (共4页)

相关文献

导出/参考文献
[1]陈建春,. 图像的证词:漫画释读与教学转化——以2023年全国卷“蛛网里的科西嘉蜘蛛”一题为例[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25(10): 31-34.

PDF在线阅读

《图像的证词:漫画释读与教学转化——以2023年全国卷“蛛网里的科西嘉蜘蛛”一题为例》

价格:0.00

Copyright © 2021-2025 全科互知 | 赣ICP备2021006197号-4 | 新出网证(赣)字20417号
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372号 | 赣B2-20210313 | 技术支持:道然科技

sasa 互知学术
sasa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