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期刊
文献
标题
作者
单位
摘要
关键词
栏目
基金
文献检索
包含全部检索词
包含精确检索词
包含至少一个检索词
作者
出版物
发表时间
-

近代中外文化往还间“解放”概念的确立

孙莹莹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古汉语中“解放”是表达“解开,放下”的动词词汇,而现代“解放”承袭古义之外又新添“追求自由”的含义。追根溯源,现代意涵“解放”概念的源头是英文emancipation和liberation,但19世纪诸部英华字典均采用“释放”与二者对译,而非“解放”。直到1888年,两部英日辞典首先以“解放”(かいほう)对译英文emancipation,使得“解放”一词开始具备“解开束缚,得到自由”的现代意涵。随着中日交流愈发密切,中国受日制汉语“解放”的影响,在报刊中出现“奴隶解放”、“妇人解放”等搭配,标志着现代意涵的、具有政治性的“解放”概念在华确立。“解放”概念在华传播和确立过程恰好折射出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外思想文化交流的时代图景。
【栏 目】 概念史研究
【分 类】 中等教育
【出 处】 《历史教学问题》2024年02期 第27-35+44+169-170页 (共12页)

相关文献

导出/参考文献
[1]孙莹莹,. 近代中外文化往还间“解放”概念的确立[J]. 历史教学问题 . 2024(02): 27-35+44+169-170.

PDF在线阅读

《近代中外文化往还间“解放”概念的确立》

价格:0.00

Copyright © 2021-2025 全科互知 | 赣ICP备2021006197号-4 | 新出网证(赣)字20417号
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372号 | 赣B2-20210313 | 技术支持:道然科技

sasa 互知学术
sasa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