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与“行”的距离——农村家长教育实践的质性研究
汤美娟
提升家长教育能力是促进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借助目的性抽样,通过对16位农村家长的深度访谈发现:农村家长虽在认知层面对子女教育期待高、承认家长教育的重要性并积极学习教育知识,但在教育行动中却表现出被动的家庭作业参与、家校沟通以及教育知识践行。这种知行相悖源于农村家长在教育场域中形成的“习性”,即“生存第一”的生活逻辑、“业余教育者”的自我认同和“指令性”的语言思维模式。因此,提升农村家长教育能力并不能局限于观念的普及,更要深入其教育“习性”,切实改变农村家长的教育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