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期刊
文献
标题
作者
单位
摘要
关键词
栏目
基金
文献检索
包含全部检索词
包含精确检索词
包含至少一个检索词
作者
出版物
发表时间
-

中国古典政治隐喻诗意象群的建构与情境式教学设计——基于高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课的教学实践探索

茹菲 高嘉敏 王刚 林怡昕 黄潇潇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一、问题缘起在中国古典诗学传统中,政治隐喻诗通过意象符号系统构建双重表意空间,形成独特的诗性政治话语。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对早期诗歌“语法”的研究[1]表明经典意象在历时性演进中形成具有文化共识性的符号系统。叶嘉莹也强调意象的象征功能,认为具体的形象常常不是偶然拿来的,而是已经在人们的脑中形成了惯例[2],提示我们注意符码系统与历史文化背景的密切关联[3]。这些都为解读政治隐喻诗提供了理论参照。
【栏 目】 教学_案例
【分 类】 基础教育
【出 处】 《语文学习》2025年02期 第24-30页 (共7页)

相关文献

导出/参考文献
[1]茹菲,高嘉敏,王刚,林怡昕,黄潇潇,. 中国古典政治隐喻诗意象群的建构与情境式教学设计——基于高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课的教学实践探索[J]. 语文学习 . 2025(02): 24-30.

PDF在线阅读

《中国古典政治隐喻诗意象群的建构与情境式教学设计——基于高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课的教学实践探索》

价格:0.00

Copyright © 2021-2025 全科互知 | 赣ICP备2021006197号-4 | 新出网证(赣)字20417号
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372号 | 赣B2-20210313 | 技术支持:道然科技

sasa 互知学术
sasa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