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期刊
文献
标题
作者
单位
摘要
关键词
栏目
基金
文献检索
包含全部检索词
包含精确检索词
包含至少一个检索词
作者
出版物
发表时间
-

隐语背后的情感困厄与自我救赎——再读《背影》

叶应松 蔡明

江苏省丹阳市正则初级中学 江苏省张家港市教师发展中心

从朱自清“表现”的视角理解“文学”,重新解读朱自清的《背影》,会发现始终存在着显语与隐语两套话语。显语表现是父慈子孝;隐语蕴含着朱自清在1917—1925这八年间的情感困厄,1925年写作《背影》时的自我和解与自我救赎。从宏阔的时代背景上看,《背影》也体现着由新文化运动的“打破”到彷徨期的“寻觅”与“探索”。
【分 类】 中等教育
【出 处】 《中学语文教学》2024年03期 第56-59页 (共4页)

相关文献

导出/参考文献
[1]叶应松,蔡明,. 隐语背后的情感困厄与自我救赎——再读《背影》[J]. 中学语文教学 . 2024(03): 56-59.

PDF在线阅读

《隐语背后的情感困厄与自我救赎——再读《背影》》

价格:0.00

Copyright © 2021-2025 全科互知 | 赣ICP备2021006197号-4 | 新出网证(赣)字20417号
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372号 | 赣B2-20210313 | 技术支持:道然科技

sasa 互知学术
sasa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