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期刊
文献
标题
作者
单位
摘要
关键词
栏目
基金
文献检索
包含全部检索词
包含精确检索词
包含至少一个检索词
作者
出版物
发表时间
-

亲社会行为与青少年的生命意义感

杨小钧 寇彧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

生命意义感是学校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直接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生命意义感高的青少年往往更快乐、更幸福、更有活力,而缺乏生命意义感的青少年则容易产生焦虑、抑郁、失眠甚至伤害生命等消极后果。亲社会行为不仅能让行动者获得来自外部的社会支持和人际信任,而且还能带来内部的积极情感、产生更清晰的自我认识,进而直接提升青少年的生命意义感。亲社会行为可以通过三种具体的路径提升青少年的生命意义感和心理健康水平。

相关文献

导出/参考文献
[1]杨小钧,寇彧,. 亲社会行为与青少年的生命意义感[J]. 人民教育 . 2024(09): 57-59.

PDF在线阅读

《亲社会行为与青少年的生命意义感》

价格:0.00

Copyright © 2021-2025 全科互知 | 赣ICP备2021006197号-4 | 新出网证(赣)字20417号
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372号 | 赣B2-20210313 | 技术支持:道然科技

sasa 互知学术
sasa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