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期刊
文献
标题
作者
单位
摘要
关键词
栏目
基金
文献检索
包含全部检索词
包含精确检索词
包含至少一个检索词
作者
出版物
发表时间
-

“双减”政策下我国中小学劳动课后服务的基本动因、现实困境和优化路径

徐海娇 宋晓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东北师范大学分中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深度关切中小学生发展问题,在这一进程中劳动教育与“双减”政策的内在要求深度耦合,共同指向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要求。重塑教育生态的政策驱动、转变育人方式的实践诉求和促进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共同构成了劳动教育融入课后服务的基本动因,而目前在劳动课后服务体系建构中面临着育人队伍结构单一、支持手段有限、监督管理机制缺位、形式内容刻板僵硬等实然困境。需要从引进劳动服务“外援”参与,注入协同共育新动力;健全劳动服务保障机制,探寻质效双增新举措;厘清劳动服务各级职能,探索携手治理新思路;优化劳动服务多维内容,觅求全面发展新转向四个方面着手考虑进路,激发学校劳动课后服务建设的内生活力。

相关文献

导出/参考文献
[1]徐海娇,宋晓,. “双减”政策下我国中小学劳动课后服务的基本动因、现实困境和优化路径[J]. 现代中小学教育 . 2025(04): 1-6.

PDF在线阅读

《“双减”政策下我国中小学劳动课后服务的基本动因、现实困境和优化路径》

价格:0.00

Copyright © 2021-2025 全科互知 | 赣ICP备2021006197号-4 | 新出网证(赣)字20417号
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372号 | 赣B2-20210313 | 技术支持:道然科技

sasa 互知学术
sasa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