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思辨特性,在史传文中读到“文—人—己”
王楚
在教授史传文《烛之武退秦师》时,我一度依赖“惯性”而教,忽略了统编教材中对文本“思辨”的定位。谢澹老师《从〈史记〉看〈烛之武退秦师〉的书写立场——兼论教学内容的选择》(《语文学习》2023年第12期)一文给予我启示。文中,谢老师敏锐发现《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内容新增“有礼”“无礼”的思辨,但这一教学内容却因落实不易而常流于形式。谢老师以同一段历史《左传》与《史记》中不同的记述为“疑点”,引导学生一步步发现:《左传》叙事有着鲜明的儒家道德色彩,其书写的道德是对“失序”时代的修补。由此,学生对产生《左传》的时代以及时代下不屈的人格都有了更为深刻、独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