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期刊
文献
标题
作者
单位
摘要
关键词
栏目
基金
文献检索
包含全部检索词
包含精确检索词
包含至少一个检索词
作者
出版物
发表时间
-

从“差”到“倍”,在比较中发展数学眼光——“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实践

冯林 刘延革

北京小学丰台万年花城分校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倍”是两个量之间倍数关系认识的开始,是数量比走向份数比的起点。学生在一年级比差关系的学习中经历了“识别对象—确定标准—寻找关系—表达关系—应用关系”的过程,积累了比较的经验。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时,学生借助生活中具体数量的比较,发现新关系,即倍数关系。认知路径更应凸显“确定标准”和“寻找关系”这两个环节,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倍是两个数量比较中以一个数量为标准,另一个数量包含几个标准的关系”。在这样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眼光。
【分 类】 基础教育
【出 处】 《小学教学(数学版)》2024年10期 第34-37页 (共4页)

相关文献

导出/参考文献
[1]冯林,刘延革,. 从“差”到“倍”,在比较中发展数学眼光——“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实践[J]. 小学教学(数学版) . 2025(10): 34-37.

PDF在线阅读

《从“差”到“倍”,在比较中发展数学眼光——“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实践》

价格:0.00

Copyright © 2021-2025 全科互知 | 赣ICP备2021006197号-4 | 新出网证(赣)字20417号
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372号 | 赣B2-20210313 | 技术支持:道然科技

sasa 互知学术
sasa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