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期刊
文献
标题
作者
单位
摘要
关键词
栏目
基金
文献检索
包含全部检索词
包含精确检索词
包含至少一个检索词
作者
出版物
发表时间
-

审视·范导·内化:“对分课堂”的哲学探赜

张成林 杨翠 肖学禹

韶关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随着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需要,课堂教学逐渐演化为价值判断的同质逻辑和事实判断的异质逻辑的双重综合体。张学新提出“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就是将一半的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重点讲授,另一半时间分配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讨论思考、互动交流等方式进行生成式学习。“对分课堂”注重强调个体的学习实践,高度重视教育主体——学生的发展,促使教学聚焦于教师与学生的教育实践和本体意涵。从教育价值论来看,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既符合客体的属性,又满足了主体的需要。“对分课堂”的立足点在于学生的充分发展。教育认识论认为无穷的世界构成全部的教育内容,教导学生认识世界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对分课堂”是课堂教学时的预期设想和实施结果,在课堂教学中穿插着教师的讲授和学生之间的讨论,学生理解记忆知识更具灵活性。因此,“对分课堂”的教学是引导学生认识理论、实践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再认识理论知识的一个过程。

相关文献

导出/参考文献
[1]张成林,杨翠,肖学禹,. 审视·范导·内化:“对分课堂”的哲学探赜[J]. 课程教学研究 . 2024(03): 29-34.

PDF在线阅读

《审视·范导·内化:“对分课堂”的哲学探赜》

价格:0.00

Copyright © 2021-2025 全科互知 | 赣ICP备2021006197号-4 | 新出网证(赣)字20417号
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372号 | 赣B2-20210313 | 技术支持:道然科技

sasa 互知学术
sasa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