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期刊
文献
标题
作者
单位
摘要
关键词
栏目
基金
文献检索
包含全部检索词
包含精确检索词
包含至少一个检索词
作者
出版物
发表时间
-

校园欺凌中学生旁观行为的差异及其与道德推脱的关系

张文娟 寇曦月 姜开岩

临沂大学教育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以2066名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校园欺凌中学生旁观行为的性别和年级差异,并深入探讨其背后的道德推脱机制。结果发现:(1)男生的协同欺凌、煽风点火和保护行为水平高于女生。(2)随着年级的升高,协同欺凌行为在小学和初中分别表现出下降和增长趋势,保护行为在小学和初中分别表现出增长和下降趋势,置身事外行为在小学和初中均表现出增长趋势,煽风点火行为从小学到初中均表现出增长趋势。(3)协同欺凌和煽风点火行为的道德推脱机制为认知重建,委婉标签、有利比较和道德辩护均能显著正向预测协同欺凌和煽风点火行为。(4)除扭曲结果外,保护行为和置身事外行为的其他道德推脱机制作用不同,具体表现为有利比较、责任转移能显著负向预测保护行为,责备归因能显著正向预测置身事外行为,委婉标签和非人性化能显著负向预测保护、正向预测置身事外行为。因此,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是校园欺凌干预方案的关键内容,且干预的旁观行为不同,学生道德推脱认知转变的重点也不同。

相关文献

导出/参考文献
[1]张文娟,寇曦月,姜开岩,. 校园欺凌中学生旁观行为的差异及其与道德推脱的关系[J]. 教育科学研究 . 2025(01): 5-14.

PDF在线阅读

《校园欺凌中学生旁观行为的差异及其与道德推脱的关系》

价格:0.00

Copyright © 2021-2025 全科互知 | 赣ICP备2021006197号-4 | 新出网证(赣)字20417号
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372号 | 赣B2-20210313 | 技术支持:道然科技

sasa 互知学术
sasa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