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期刊
文献
标题
作者
单位
摘要
关键词
栏目
基金
文献检索
包含全部检索词
包含精确检索词
包含至少一个检索词
作者
出版物
发表时间
-

“双减”背景下北京市中小学课堂教学问题的诊断与改进——基于204节录像课的分析

贾美华 何光峰 李晓蕾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运用“北京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观察与评价系统”,对北京市26个学科的204节中小学录像课进行分析诊断,指出现阶段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存在的关键问题包括:教学目标关注高阶思维不够,可操作性不够,没有完全指向学习结果;教学任务的挑战性不够,教学问题的设计在体现思维的逻辑性方面有待提升;师生互动存在较多问题,教师讲授、提问以及学生被动发言仍为主要方式,给予学生的等待时间严重不足,对学生的发言更关注正确答案。说明对学生高阶思维品质的培养仍是教学中的不足。针对上述问题,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实施三个层面提出改进建议。
【栏 目】 课程与教学
【分 类】 教育理论
【出 处】 《教育科学研究》2024年01期 第68-75页 (共8页)

相关文献

导出/参考文献
[1]贾美华,何光峰,李晓蕾,. “双减”背景下北京市中小学课堂教学问题的诊断与改进——基于204节录像课的分析[J]. 教育科学研究 . 2025(01): 68-75.

PDF在线阅读

《“双减”背景下北京市中小学课堂教学问题的诊断与改进——基于204节录像课的分析》

价格:0.00

Copyright © 2021-2025 全科互知 | 赣ICP备2021006197号-4 | 新出网证(赣)字20417号
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372号 | 赣B2-20210313 | 技术支持:道然科技

sasa 互知学术
sasa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