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研究视角下理想语文课程的建构——读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赵晨西
21世纪初,新课改引发学界对语文教育功能的关注、对学生学习经验的重视、对评价转型的讨论,以及对教师角色的特质描绘。在此背景下,区培民主编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于2003年9月出版,参与建构《新课程学科教学论丛书》(钟启泉总主编)的语文领域。实践研究视角是《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鲜明特色。该书认为理想语文课程的建构应从实践(尤其是实践中的问题)出发,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成形。编者结合对语文课程、教材、教学、评价和教师等多方面的田野观察进行理论建构,回应实际问题的需求,并力求阐释原理,激发相关者动机,从而改造实际行为。进行“扎扎实实的探究”[1],在实践研究视角下建构理想语文课程,是这部著作的尝试,也是其长远价值所在。基于此,本文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成果的创新性、科学适用性和持续思考性三个方面,简要阐述该书的当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