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期刊
文献
标题
作者
单位
摘要
关键词
栏目
基金
文献检索
包含全部检索词
包含精确检索词
包含至少一个检索词
作者
出版物
发表时间
-

始遇粗中遇精,终御精而遗粗——《赤壁赋》《登泰山记》联读教学实践及思考

黄宏武 宓琦超

浙江慈溪中学

桐城派文章写作追求“义理、考证、文章”三而备之。姚鼐在《<古文辞类纂>序》中说:“凡文之体类十三,而所以为文者八,曰: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然苟舍其粗,则精者亦胡以寓焉?学者之于古人,必始而遇其粗,中而遇其精,终则御其精者而遗其粗者。”这说的是内容和形式的主从关系:一定的内容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文章的内容、意蕴、精神、风格,是文之“精”;文章的形式,是文之“粗”。无粗不能见精,不能因精而轻粗。
【栏 目】 教学_案例
【分 类】 基础教育
【出 处】 《语文学习》2024年09期 第29-34页 (共6页)

相关文献

导出/参考文献
[1]黄宏武,宓琦超,. 始遇粗中遇精,终御精而遗粗——《赤壁赋》《登泰山记》联读教学实践及思考[J]. 语文学习 . 2024(09): 29-34.

PDF在线阅读

《始遇粗中遇精,终御精而遗粗——《赤壁赋》《登泰山记》联读教学实践及思考》

价格:0.00

Copyright © 2021-2025 全科互知 | 赣ICP备2021006197号-4 | 新出网证(赣)字20417号
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372号 | 赣B2-20210313 | 技术支持:道然科技

sasa 互知学术
sasa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