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期刊
文献
标题
作者
单位
摘要
关键词
栏目
基金
文献检索
包含全部检索词
包含精确检索词
包含至少一个检索词
作者
出版物
发表时间
-

观点

于龙

《全球中文发展研究》2024年第1期(半年刊)申小龙《论中文的中文性》在欧洲汉学家的视角里,中国的文化语言学在揭示人类语言的一种新质态。中文的中文性研究和汉语特点研究之不同,在于后者在英语世界提供的“普通语言学”和“普遍语法”基础上谈汉语的特点,而前者不再依附于西方提供的语言学理论,仅将其视为一种“地方性知识”。意合和形合,是20世纪80年代文化语言学提出的中西语言比较范畴。欧洲语言的组合,需要词的形态变化相互配合。汉语没有形态变化,汉语的组合靠的是单位之间的意义联系。西文的横向思维是单向度的线性思维,中文的纵向思维在非线性中实现线性思维。中文从根本上解决了人类语言“言不尽意”的困境。
【栏 目】 编读
【分 类】 基础教育
【出 处】 《语文学习》2024年09期 第87页 (共1页)

相关文献

导出/参考文献
[1]于龙,. 观点[J]. 语文学习 . 2024(09): 87.

PDF在线阅读

《观点》

价格:0.00

Copyright © 2021-2025 全科互知 | 赣ICP备2021006197号-4 | 新出网证(赣)字20417号
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372号 | 赣B2-20210313 | 技术支持:道然科技

sasa 互知学术
sasa 全科互知